第29章 引药秘,江北踪

“先生昨夜提审三棱,得此线索?”白芍问。

甘草点头:“‘引药当备,逆序而行’——这是他们的接头暗语。半夏庄地处水陆要冲,又产剧毒药材,正是藏匿‘引药’的温床。”

“逆药阁手段阴狠。”白芍声音压低,“先生何苦深入虎穴?”

熟地站在门边,手中捧着一只陶罐,指节泛白。“我母失踪前最后一站,便是江北。”他抬头,“恐与此阁有关……但路途遥远,凶吉难测。”

“北府之乱因‘引药’而起。”甘草将地图卷起,系以细绳,“若不止于源,天下药坊皆可成毒炉。润安堂能守一城,守不住九州。”

川芎走近几步,递出一本薄册。“这是我整理的《活血要诀》,虽重通瘀,却也讲根基。先生一路多思,勿忘补中有缓,急中藏静。”

甘草接过,收入怀中。

熟地上前一步,双手奉上一只小瓷瓶。“这是当归粉,依古法九蒸研磨而成。我……愿以此赎罪。”

甘草接过,郑重放入袖囊。

“补血需缓,活血贵时。”他看着二人,“我会记得。”

午时,漕船靠岸。

甘草登上甲板,脚步未停。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见白芍与熟地并立岸边,身影渐远。川芎未至码头,只遣仆从送来一包干粮,内裹一张字条:“风高水冷,慎火。”

船工解缆,桨声破水。

甘草立于船头,袖中地图紧贴胸口。江北水道蜿蜒,雾气未散,两岸林木森然。他取出三棱供词,再次细读:“半夏庄,三河交汇,乌头为基,引药藏焉。”

纸页翻动间,忽觉异样。

供词背面有一处极淡墨痕,似曾被水浸过又晾干,隐约显出半个字形——像“夏”,却又偏旁残缺。他凝视片刻,将纸凑近鼻端轻嗅:一丝极淡的药气渗出,非乌头,亦非附子,倒似某种焙炒过的根茎,微苦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