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和谈硝烟与海上阴云

奉垣城似乎在一夜之间,从紧张的战争状态切换到了另一种暗流涌动的模式。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但多了一些挂着南都牌照、装饰考究的车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混合着胜利者矜持与失败者忐忑的气息。

南都求和使团,在北地大军陈兵长江北岸的巨大压力下,终于还是北上了。团长不再是宋文昌,而是一位在南都政坛以“圆滑”和“善后”着称的元老,吕文渊。他带着一脸恰到好处的沉痛与“促进民族和解”的使命感,住进了奉垣最好的宾馆。

霍府会议室内,和谈的序幕拉开。长桌两侧,气氛与上次宋文昌来时截然相反。北地官员个个气定神闲,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南都代表则明显底气不足,笑容勉强。

吕文渊的开场白冗长而充满外交辞令,反复强调“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既往不咎,共谋未来”,试图将之前南都主动挑衅、勾结日寇的行为轻描淡写地翻篇,并将重点引向“在承认现状基础上,探讨未来和平共处之框架”。

霍聿枭耐心听完,没有立刻回应,只是将目光投向身旁的沈未央。

沈未央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面前摊开的不是文件,而是一份清单。他语气平淡,如同在实验室里汇报数据:

“吕先生提及‘既往不咎’,我方理解为对既成事实的认可。那么,基于此前提,我方有以下几点基本诉求,作为和谈基础:”

“一,南都政府需公开发表声明,彻底否认与日本任何形式的军事同盟及秘密协定,并永久放弃在国防安全领域与日本的一切合作。”

“二,南都军队需后撤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区域由北地国防军接管,作为非军事缓冲区。”

“三,九江船厂股权及管理权,依据此前协定,无条件移交北地指定机构。”

“四,南都需开放其控制下所有市场,北地商品享有最惠国待遇,并保障北地资本在南都投资的合法权益。”

“五,南都需配合北地,彻底清算并严惩以陈济棠为首、主张并执行对北地敌对政策及资敌行为的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