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府那间最大的议事厅,此刻济济一堂,却鸦雀无声。奉垣军团级以上将领、核心幕僚悉数到场,连平日里不太参与具体军务的霍云苓(因其商会涉及后勤与情报网络)也位列其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和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李垠密信的誊抄件。
霍聿枭没有坐在主位,而是与他父亲霍正雄并排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沈未央则坐在稍侧的位置,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神色专注。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霍聿枭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冷冽如刀,“朝鲜李植已死,倭人秘不发丧,软禁李银,欲行傀儡之事,彻底吞并朝鲜。这封信,是李银绝望下的求救,也是倭人递到我们眼皮子底下的一封战书!”
话音落下,厅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和愤怒的低语。
“狗日的小鬼子!手伸得真长!”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群情激愤,主战之声占据绝对上风。但如何战,却产生了分歧。
一位资历颇老的师长站起身,声音洪亮:“元帅,督军!这还有啥好商议的?打!直接派兵越过鸭绿江,敲掉倭人在朝鲜的据点,把那个什么亲王抢出来!正好报边境屠村之仇!”
他这话引来不少激进军官的附和。
但参谋长却持重地摇头:“不可!我军刚经历寮南大战,虽胜,亦需休整。且跨国用兵,非同小可,极易授人以柄,引发国际干涉,甚至给倭人扩大战争的口实。一旦陷入朝鲜泥潭,于我不利。”
“那怎么办?难道见死不救?”赵老嘎忍不住嚷嚷起来,“眼看小鬼子把朝鲜吞了,下一步不就是咱们吗?唇亡齿寒啊!”
“救,当然要救!”霍正雄终于开口,声若洪钟,瞬间压下了所有争论。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视全场,“老子今天把话放在这儿,朝鲜,必须救!不是为了他李氏王朝,是为了我华国东北门户不失,是为了打断倭人这步步紧逼的吞食战略!”
他一掌拍在地图上朝鲜的位置,斩钉截铁:“这个闲事,我霍家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