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杏仁核和海马体,活动非常活跃。”苏迎指着屏幕上几处跳动的波形,冷静地分析道,“这表明他潜意识里对特定威胁的记忆碎片正在试图重组和浮现。这种强烈的情绪波动,虽然会消耗他大量的体能,从生理指标上看是负担,但从神经功能恢复的角度来看,未必完全是坏事。这证明他大脑中负责情感、记忆和本能反应的关键区域正在重新建立连接,试图打破创伤带来的封锁。”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但是,这对他的情绪稳定和能量储备是巨大的挑战。宋医生,你的存在和回应,现在是他最重要的‘情绪稳定剂’。你需要成为他安全感的核心来源,帮助他锚定现实,对抗那些混乱的记忆冲击。”
宋墨涵用力地点了点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用疼痛让自己保持清醒和坚定。她深知,此刻的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更是连接他与这个世界、对抗内心恐惧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他心理上无可替代的“安定剂”。
就在这时,NICU的门被轻轻敲响。一位身着笔挺军装,气质干练利落的女军官走了进来。她约莫三十四五岁年纪,肩章显示她是文职技术少校,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一股经历过大场面沉淀下来的沉稳与飒爽。她是军区总医院心理干预中心的主任医师,林曦月少校,也是应苏迎和老陈的联合请求,特意前来对顾锦城进行早期心理评估和干预的专家。她曾多次参与处理一线作战人员因重大任务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经验丰富。
小主,
“苏主任,宋医生。”林曦月的声音清亮,语速平稳,与宋墨涵带着疲惫的温柔形成鲜明对比,但那双锐利而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同样专业和敏锐的光芒,“我刚看完顾队长的初步病历和你们记录的观察日志。现在情况如何?”
苏迎将刚才发生的情况,特别是顾锦城试图发出警告和随之而来的生理指标波动,简要地向林曦月做了说明。
林曦月认真听着,走到观察窗前,目光如炬,仔细地审视着病床上那个被各种仪器和管线包围的脆弱生命。片刻后,她转向宋墨涵,目光中的审视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与温和:“宋医生,你做得非常好,远超预期。对于顾队长这样经历过极端事件、身心都受到重创的战士而言,尤其是在意识模糊期,熟悉且绝对信任的人所给予的心理支持,其效力是任何药物和高端治疗手段都无法替代的。他的潜意识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也在拼命确认你的安全状态。这是建立创伤后心理重建基础的关键一步,你们之间的这种连接,非常宝贵。”
她顿了顿,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刚才记录的脑电波片段,指给宋墨涵和苏迎看:“你们看这里,当他听到你的声音,尤其是你做出安全保证后,虽然整体情绪仍处于激动水平,但代表恐惧和警觉的β波活动有所减弱,而与安抚、连接感相关的α波和θ波出现了短暂的增强。这说明你的话,他听进去了,并且产生了积极的生理反应。”
林曦月看向苏迎,提出建议:“苏主任,我认为,在严格监控和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更直接、更具象的接触方式,来强化这种积极连接。单纯的隔窗相望和传声器交流,在建立深度安全感上,可能已经接近极限。”
苏迎沉吟片刻,看着屏幕上顾锦城虽然昏迷但依然不安稳的面容,又看了看宋墨涵那写满渴望与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可以尝试。必须在全面消毒隔离前提下,时间不能过长,以五分钟为限,同时密切监控他的所有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