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小队雨林激战

冰冷的文字,承载的是滚烫的关切与坚实的专业支撑。这份及时的信息,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更像是一剂强心针,稳定了刚刚经历恶战的队员们的情绪。顾锦城迅速将信息共享到小队频道,沉声下令:“所有人,暂停手上工作,严格按宋医生的指示,立刻进行自查和互检!山鬼,你负责记录反馈。”

小主,

在危机四伏、远离后方的异域战场,这份来自爱人兼顶尖医生的远程诊断与精准指导,比任何直白的情话都更能触动心弦。它如同无形的铠甲,再次加固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防线。

---

与此同时,后方基地,灯火通明的核心实验室。

宋墨涵在发送完医疗建议后,并未有丝毫停歇。她站在巨大的主屏幕前,上面清晰地展示着顾锦城小组冒死传回的、关于那些暗红色活性藤蔓的高清影像和复杂数据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专注的气氛。

“暗码”操纵着控制台,将一段藤蔓被脉冲枪击中后剧烈扭动、喷溅出大量暗绿色汁液的慢放镜头重点标出,语气凝重:“腐蚀性极强,初步判断能快速降解高分子聚合物。而且,这种汁液具有某种……生物黏性,附着后很难快速清除。我们的常规防护,在这种持续攻击下坚持不了太久。”

高战双臂环抱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成了一个“川”字:“‘牧羊人’这是创造了一支不知恐惧、不惧伤亡的生物军队。我们必须找到它们的核心弱点,不能每次都依赖特定频率的声波干扰。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一旦干扰失效,或者出现新的变种,后果不堪设想。”

宋墨涵凝视着屏幕上那扭曲蠕动、布满尖锐倒刺的藤蔓,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脑海中忽然闪过几年前参与联合研究项目时,接触过的一种稀有热带寄生植物标本。那种植物拥有类似的攻击性卷须,其核心驱动并非单纯的光合作用或养分吸收,而是依赖于一种高度特化、类似动物神经节的“丛状结构”,那是它感知和运动的枢纽。

“或许……我们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稍作调整。”宋墨涵轻声开口,柔和却清晰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实验室所有人的目光,“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试图干扰它们的‘指挥信号’,即那种促使它们集体行动的外部能量脉冲。但如果我们转换思路,直接攻击它们自身的‘运动神经中枢’呢?”

她走到控制台前,示意“暗码”调出能量读数与生物信号活性叠加的动态图谱。“你们看,”她纤细的手指指向屏幕上几个闪烁不定的光点,“每次外部能量爆发,这些藤蔓攻击性最强的时候,其内部的生物信号源并非均匀分布在整个藤蔓上,而是有几个相对固定、活性显着高于周围组织的‘强点’。我怀疑,这些‘强点’就是被‘牧羊人’改造后强化了的神经节丛,是它们驱动藤蔓运动、控制毒素分泌的关键节点。”

“你的意思是,擒贼先擒王?找到这些隐藏的‘神经节’,进行精准打击?”“暗码”眼睛一亮,迅速抓住了重点。

“是的。就像打蛇要打七寸。”宋墨涵肯定地点头,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连接起几个能量强点,“如果能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找出这些神经节丛共有的能量共振频率、结构脆弱点或者生物标记物,我们或许可以研制出更具针对性的‘神经抑制弹’,或者调整现有声波武器的干扰频谱,从大面积覆盖式干扰,转向对关键节点的精准瘫痪。这样效率更高,能耗更低,也更可持续。”

这个新颖的思路让整个实验室为之一振,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