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分钟。顾锦城的心率稳定在115次/分的高位,血氧饱和度微微下降至95%,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的体温开始呈现缓慢但持续的上升趋势:36.9℃,37.0℃……
宋墨涵的掌心已经沁满了冷汗。单一的指标变化或许还能用体力透支来解释,但心率、血氧、体温几乎同时出现不利趋势,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她几乎能身临其境地想象到,顾锦城此刻正如何带领着小队在危机四伏的废墟中全力狂奔,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负荷,肺部火辣辣地疼痛,同时还要分神警惕无处不在的潜在敌人,以及那看不见、摸不着,却足以致命的毒害。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毒素,正在双重侵蚀着他的身体。
“医疗组,立刻准备神经性中毒急救预案A,同时准备好强心剂和物理降温设备,随时待命!” 宋墨涵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她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万全准备。她的冷静,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暂时稳住了指挥中心内开始弥漫的恐慌情绪。
就在这时,林逸飞突然带着一丝惊喜喊道:“宋医生!顾队长的生命信号强度有微弱提升!信号稳定性也在增加!好像……他们进入了某个区域,那里的信号屏蔽相对较弱?”
果然,主屏幕上的数据流变得稍微稳定了一些,虽然依旧充满了杂讯干扰,但断连的间隔明显变短了,传输过来的数据包也完整了许多。
也正是在这相对“清晰”的短暂瞬间,一组新的、之前被噪音掩盖的数据突兀地跳了出来——体表肌电信号显示,顾锦城右肩三角肌区域,出现了持续性的、低强度的异常放电信号。
他在忍痛。剧烈的奔跑和战术动作,终究还是剧烈牵动了他那处并未完全愈合的旧伤。那是两周前一次突击任务中留下的枪伤,虽然避开了要害,但伤及了肌肉深层,宋墨涵曾亲自为他清理创口、缝合,叮嘱他务必让肩膀充分休息。显然,他没能做到。
宋墨涵的心脏像是被细针密密麻麻地扎了一下,泛起一阵尖锐的疼。那个男人,总是将背脊挺得笔直,在枪林弹雨中依旧能冷静部署、冲锋在前,此刻却正默默承受着旧伤复发的痛苦,而她,只能通过这些冰冷的数据被动地感知这一切。无力感像潮水般涌上,又被她强行压下。
她下意识地抬起手,紧紧握住了挂在颈间、贴身的那个小型生命信号接收器。这是顾锦城出发前,她以“便于实时监控指挥官身体状况”为由,坚持让他带上的特殊设备。冰凉的金属外壳很快被她的掌心捂热,仿佛能透过这遥远的距离,传递去一丝微不足道的慰藉和支撑。
第六分钟。气溶胶预测解除时间到!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空气凝固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屏幕上的数据几乎应声而变,出现了剧烈的波动!顾锦城的心率猛地窜上125次/分,血氧饱和度骤降至92%!体温也加速上升至37.3℃!
“接触了!他们接触了!” 有人忍不住失声低呼,声音带着颤抖。
宋墨涵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身体前倾,双手死死撑住控制台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雷达,死死锁住屏幕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嘴唇在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她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无数种神经毒素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意识模糊、心肺功能衰竭……
“顾锦城……坚持住……” 她在心里无声地呐喊,所有的坚强和冷静在这一刻几乎要溃不成堤,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
然而,预料之中血氧饱和度的持续暴跌并未发生。在猛地跌至92%这个临界点后,那串数字顽强地稳住了,甚至在几秒钟后,开始有极其缓慢、但却真实存在的回升趋势!心率虽然依旧很快,但之前那种令人心慌的危险节律不齐消失了,波形恢复了窦性心律的相对规整。
“他们的防护起作用了!至少过滤掉了大部分直接吸入的毒素!” 高建国猛地一拍控制台,语气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激动和庆幸,“好样的!他们的标准防护装备经受住了考验!”
宋墨涵虚脱般地坐回椅子,这才发现自己后背早已被冷汗完全浸湿,一阵冰凉的黏腻感传来。她深深地、缓慢地吸了一口气,强迫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脏慢慢回落,继续以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体温仍在升高,这可能是剧烈运动产热和毒素轻微影响的叠加效应。他们必须尽快脱离污染核心区域,避免长时间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