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星光下的誓言,无声的硝烟

“拦住他!”宋墨涵反应极快,一个箭步上前,同时厉声喝道。

旁边的两名医护兵立刻扑上去,试图控制住小王。但陷入癫狂的小王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竟将两人甩开!眼看他的头就要撞上坚硬的金属箱角——

一道身影迅捷如猎豹般从帐篷外闪入,精准地一记手刀落在小王颈侧。小王身体一僵,软软地倒了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手的正是顾锦城。他接到副手报告说这边有异动,立刻赶了过来。他看了一眼被制服的小王,眉头紧锁:“又一个?”

宋墨涵蹲下身,迅速检查小王的瞳孔和脉搏,松了口气:“只是暂时晕厥。林薇,快!”

林薇立刻上前,拿出便携式脑波监测仪贴在小王头部。仪器屏幕上,脑电波图谱呈现出高度混乱的杂波,与李猛发作时的情况类似,但频率似乎更高。

“他被脉冲影响了,而且反应比李猛更剧烈、更迅速。”林薇语气沉重,“这说明能量场的‘攻击性’在增强,或者……它对不同个体的影响模式和速度存在差异,我们还没有掌握规律。”

顾锦城看着昏迷的小王,眼神冰冷。他转身对跟进来的通信兵下令:“通知刘教授,立刻将他团队所有接触过核心数据、尤其是东侧脉冲数据的人员名单整理出来,交给林博士进行优先评估。另外,以我的名义,请顾教授和欧阳博士到指挥帐篷一趟,就说有紧急情况需要会商。”他的“请”字,咬得格外重。

指挥帐篷内,气氛比下午的会议更加凝滞。顾知行看着被送来的小王初步评估报告,脸色阴沉。欧阳婧则专注地盯着林薇提供的脑波异常数据图谱,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划动,进行着比对计算。

“脉冲强度峰值出现在东侧三点二公里处,地下约一百五十米。”刘教授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其谐波频率与之前记录的、能诱发意识干扰的频率段高度吻合。顾队长,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立刻组织一支精干小队,携带防护装备,前往脉冲源头进行实地勘测,查明原因,而不是在这里空谈!”

“我同意刘老的看法。”顾知行终于开口,他看向顾锦城,目光锐利,“锦城,情况已经刻不容缓。被动防御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被动。我团队可以提供改良后的防护服,以及欧阳博士的场域屏蔽装置原型机,可以保障侦察小队的安全。这是目前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方案。”

欧阳婧适时补充,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自信:“根据刚才小王发作时的脑波数据反推,我已经初步优化了屏蔽装置的参数,理论上可以在小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区’,持续时间约三十分钟。足够小队抵达脉冲核心区进行初步数据采集和定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顾锦城身上。他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着。帐篷里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声和外面呼啸的风声。

他在权衡。刘教授的建议是科学且必要的,但风险极高。父亲和欧阳婧提供的技术,是希望,但也可能是更大的陷阱。他不能拿队员的生命去赌一个“理论上的安全区”。

就在这时,宋墨涵清冽的声音响起,她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指挥帐篷门口,手中拿着另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报告。

“顾队长,各位教授,这是我对小王血液样本的紧急分析结果。”她走进来,将报告放在桌上,“在他的血液里,检测到了一种极其微量的、未知的神经活性物质。这种物质的结构……与我们之前在谷地一些特殊矿物样本上发现的残留能量印记,有相似之处。”

她抬起眼,目光沉静地扫过众人:“我认为,能量场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它或许能通过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途径,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生理生化系统,改变神经递质,甚至……影响基因表达。这解释了为什么单纯的心理干预和屏蔽效果有限。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任何进入核心区域的人,都可能面临不可逆的生理异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