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政委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流露出对宋墨涵专业能力和那份超越职责的关怀的赞赏。他知道,顾锦城选择了一个怎样优秀的伴侣。
“宋医生,辛苦你了。”赵峰低声说,“这些小伙子们,心里都装着事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宋墨涵轻轻替王猛掖了掖被角,站起身,“政委,我建议,在陈博士的防护方案出来之前,我们除了加强生理监测,是否可以引入更积极的心理干预?比如,组织一些简单的团体活动,鼓励队员们在一定安全环境下,分享一些正向的经历,哪怕是家乡的趣事,或者对未来的憧憬,帮助他们建立心理上的‘安全岛’,对抗能量场可能引发的负面情绪放大效应。”
赵峰眼睛一亮:“这个提议很好!我让教导员去安排。非常时期,精神防线和身体防线同样重要!”
接下来的两天,营地是在高度紧张与有序忙碌中度过的。陈明远博士的勘测队冒着风险带回了更精确的数据,证实了能量场核心区域的存在,并且其强度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宋墨涵带领医疗团队,扩大了监测范围,不仅严密监控所有队员的精神状态,还加强了对伤员伤口愈合速度、基础代谢指标的跟踪记录。初步数据显示,几名重伤员的伤口愈合速度,确实比常规条件下慢了约15%-20%,这为能量场的生理影响提供了初步佐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宋墨涵提议的“心灵驿站”小团体活动,也在教导员的组织下,利用傍晚的短暂休憩时间开展起来。起初,队员们还有些拘谨,但在几位性格开朗的老兵带动下,气氛渐渐活跃。有人说起家乡的麦田,有人谈起心爱的姑娘,有人憧憬着任务结束后要去吃顿好的……简单的分享,朴素的话语,却像暗夜中彼此传递的微弱星火,温暖着每一颗被无形压力侵蚀的心。
宋墨涵也会参与其中,她不再是那个永远冷静、专业的医生,偶尔也会在大家的起哄下,简单说说自己学医时的趣事。她的温柔与坚韧,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抚慰着整个营地。
这天深夜,宋墨涵刚刚整理完当天的医疗数据,帐篷外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她心有所感,掀开帘子,果然看到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披着一身夜露和寒意,静立在月光下。
顾锦城回来了。
他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作战服上沾着尘土,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宋墨涵身上,将她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确认她安然无恙,那紧绷的下颌线条才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
“还没休息?”他的声音因长时间未进水而有些低哑。
“在整理数据。”宋墨涵侧身让他进来,顺手倒了一杯温水递给他,“任务还顺利吗?”
“嗯。”顾锦城接过水杯,一饮而尽,言简意赅。他从不细说任务细节,这是纪律,也是保护。但他放下水杯后,却主动开口道:“回来时,看到他们在外面围坐,听二班长讲他儿子学走路的事。”他指的是“心灵驿站”的活动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