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电报机量产

1912年,十月的昆明,空气中弥漫着木樨花的香气。而袁世凯的选举获胜并未对西南产生实际上的影响。

唐启站在西南兵工厂的试验场高台上,手中握着一台巴掌大小的金属盒子,盒面上刻着"电星-甲型"三个楷体字。他轻轻按下侧面的铜制按钮,盒子立刻发出轻微的"滴滴"声。

"成功了!"站在一旁的工程师杜明远激动得声音发颤,他推了推圆框眼镜,“总督大人,我们完全实现了您图纸上的设计,功率达到5瓦,通讯距离在平原地区可达80公里!”

唐启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现代人才有的锐利光芒。作为穿越者,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清楚无线电通讯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三个月前,当他看到英国马可尼公司那台笨重的原型机时,就知道必须尽快实现国产化。

"明远,立刻准备量产方案。"唐启的声音沉稳有力,“每月至少五十台,优先装备部队。”

"我们成功突破凝聚检波器的原理,但我们自己的真空管生产线产量太低了,"杜明远面露难色。

唐启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经让贸易局从德国订购了真空管生产线,下个月就能到货。在此之前,手工组装也要保证质量。"他顿了顿,“记住,这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我们西南的命脉。”

离开试验场,唐启的马车径直驶向总督府。沿途的街道上,工人们正在架设电线杆,这是"电星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透过车窗,他看到两个穿着藏青色制服的通信兵正在调试安装在警察局楼顶的天线。

"大人,周局长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了。"侍卫长李虎在马车旁低声报告。

唐启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周铁峰是他从"利剑小队"中提拔的情报负责人,这个前特种兵现在执掌着新成立的西南调查统计局。

书房内,周铁峰正站在巨幅西南地图前沉思。听到脚步声,他立即转身敬礼:“总督,北洋方面有异常动向。”

唐启示意他坐下,亲自倒了两杯普洱茶:“具体说说。”

"我们破译了袁世凯与倭国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的密电。"周铁峰从公文包中取出几张电文纸,“倭国人承诺向袁世凯提供两百万日元的秘密贷款,条件是取得川汉铁路的修筑权。”

唐启的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早就预料到袁世凯不会坐视西南壮大,但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勾结外敌。

“电文是何时截获的?”

"前天深夜。我们设在武汉的中转站监听到了异常频段的信号,用了您教的多字母替换法成功破译。"周铁峰眼中闪过一丝钦佩,“总督的密码学知识令人叹服。”

唐启摇摇头:"这只是基础。重要的是,袁世凯拿到这笔钱后会做什么?"他走到地图前,手指从北京画到武汉,“他一定会先解决南方的国民党,然后…”

"然后调转枪口对付我们。"周铁峰接话道,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杜明远未经通报就闯了进来:“总督!兵工厂出事了!”

唐启眉头一皱:“冷静点,说清楚。”

"三号车间的图纸…被人动过。"杜明远气喘吁吁,“电星电台的稳压电路设计图不见了!”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唐启猛地站起身,茶杯翻倒在桌面上,深色的茶汤在文件上洇开一片。

“什么时候发现的?”

"一小时前。技术员小林清点图纸时发现顺序不对,经过核对确认少了三张关键图纸。"杜明远的声音越来越低,“守卫说昨晚只有赵工程师单独进入过档案室…”

唐启与周铁峰交换了一个眼神。赵明德是兵工厂的元老级工程师,曾经留学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