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三响,会试开锣。
压抑的贡院之内,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在瞬间绷紧到了极致。
数千间号舍之中,无数考生在拿到试卷的刹那,几乎是同时发出了或高或低的惊呼。
今年的策论题,只有一道,八个字。
“君如何体天心,以安万民?”
好大,好空的一道题!
“天心”是什么?是圣人经典里的微言大义?是史书典籍里的兴衰成败?还是当朝陛下那深不可测的意志?
“万民”又是什么?是户部卷宗上冰冷的数字?是需要被教化、被统治的芸芸众生?
无数考生瞬间白了脸,只觉得这题目如同一片浩瀚的汪洋,让他们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
才思敏捷者,立刻开始搜肠刮肚,引经据典,试图从故纸堆里,找寻华丽的辞藻来粉饰自己的观点。
心机深沉者,则开始揣摩几位皇子的喜好,猜测着哪种论调更能迎合未来储君的心意。
一时间,整个贡院上空,无数道或强或弱的文气,冲天而起。
有的文气锐利如剑,充满了急功近利的锋芒,一心只求搏个功名。
有的文气浮华如沙,辞藻堆砌,却无半点根基,一吹即散。
还有的文气,阴冷晦暗,字里行间皆是权谋算计,谄媚之意昭然若揭。
这些,便是大乾王朝未来的栋梁。
这些,便是十年寒窗的读书人。
地字九号。
林凡面前,同样铺着这张问尽了天下读书人的卷子。
他没有去看那些题目。
他只是静静坐着,闭着眼。
外界那些驳杂混乱的文气,于他而言,不过是窗外的蝇营狗苟,扰不动他心中分毫。
他的心神,早已沉入了自己的文宫。
那座铭刻着“万家灯火图”的青铜道台,厚重而又安静。
他仿佛听到了。
京城之外,农夫在田垄间挥汗如雨,祈祷着风调雨顺。
运河之上,纤夫们弓着身子,口中喊着沉闷的号子,只为将一船漕粮安稳送达。
边关城墙下,守卒裹紧了单薄的衣甲,遥望着家的方向,思念着灶台上的那一口热汤。
他们的喜,他们的怒,他们的哀,他们的乐。
他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
这些,就是天心。
这些,就是万民。
林凡睁开了眼。
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再无半分冰冷杀意,只剩下一片宏大而又悲悯的温和。
他提起了笔。
那支饱蘸了浓墨的狼毫,稳如泰山。
笔尖,落在了“为生民立命疏”这五个大字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