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一番话语,让林凡心中对京城的认知,不再停留在模糊的想象。
他知道,那是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险恶的所在。
次日清晨,林凡辞别了周大人,没有直接启程。
他心中还有一处地方,一位长者,值得他去拜会。
他来到金陵书院,求见主考官陈修远。
书院内依旧清幽,墨香与竹叶的清气交织,洗涤着浮躁的尘嚣。
陈修远的书房,窗明几净,案上堆满了典籍,泛着古朴的纸张气息。
林凡进门时,陈修远正凝神批阅着什么,银丝微垂,面容安详,仿佛与世无争的隐者。
“学生林凡,拜见陈大人。”
林凡恭敬行礼,心中对这位长者始终怀有敬意。
陈修远抬起头,脸上现出慈祥的笑意,放下手中的笔,目光如炬却又温和地落在林凡身上。
“林凡,你来了。周大人已与我提过,你要入京之事。”
陈修远的声音温和,却有一股洞悉世事的通透和沉淀。他示意林凡在书案前的蒲团上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热茶,茶香袅袅。
“此行京城,前路漫漫,凶险难料。周大人已为你指点迷津,老夫能说的,已不多了。”
陈修远端起茶杯,轻轻吹拂着茶面,眼神中带着一丝深邃,“但有一言,老夫仍要相赠。”
他目光沉静,看向林凡,语重心长。
“你的‘经世致用’,你的‘格物致知’,不仅是学问,更是文道之本。天下百姓,苦久矣。社稷兴衰,系于民生。你所行之事,是为苍生。这是大道,是正道。”
陈修远的肯定,字字句句,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林凡心头,让他胸中涌起一股暖流,更添了几分豪迈。
在金陵,他的新文道曾被视为异端,如今能得到这位大儒的认可,意义非凡,让他对自己的道路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