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韵竹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忧伤,说道:
“夫君以前最喜欢我煮的茶了。”
说到“夫君”二字时,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
她缓缓地低下头,双手无意识地摆弄着衣角,慢慢地说道:
“那时候,夫君一有空,便带我去采摘野花,捉蝴蝶。而我,总会于那清幽之地,支起小炉,为他煮一杯这样的灵茶。他轻啜一口,眼中满是满足,那模样,至今仍刻在我心间。”
说着,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甜蜜的笑容。
可笑容却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又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哀愁。
“从今往后,夫君将再无缘得尝我亲手烹煮的茶汤了。不知在那冰冷孤寂的幽冥之中,他是否会怀念这家的味道?”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了,只有两行清泪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篝火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火苗时而蹿高,时而低伏,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陶韵竹静静地坐在篝火旁,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绪飘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她微微启唇,缓缓说道:
“我自出生后不久,阿娘便因难产离世,那时的我,甚至都来不及看她一眼,便没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她轻轻叹了口气,抬手轻轻理了理耳边的碎发,继续说道:
“后来,父亲携我远赴大夏国。他才情卓绝,智谋过人,于大宛城中砥砺奋进,一路披荆斩棘,竟官至显位。彼时,我衣食丰足无虞,居于雕梁画栋的府邸,身着绫罗绸缎的华服,左右更有诸多丫鬟仆从侍奉,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然而,她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满是痛苦:
“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卷入了大宛城的国本之争。那是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父亲虽一心为国,却终究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
“父亲走后,我的生活瞬间从云端跌入了谷底。那些曾经对我阿谀奉承的人,瞬间都变了脸,对我避之不及。我孤苦无依,生活变得异常艰辛,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恰在此时,有热心之人将木木尔引荐给我。他不过是夜西城中一名微末的小官,容颜亦极为寻常,置身于茫茫人海之中,毫不起眼。”
这时,陶韵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继续道:
“然而,夫君他心地善良,性情淳厚,待我更是千般依顺,万般呵护。与他相伴的时日,虽无惊天动地般的波澜壮阔,亦无那花前月下的浪漫绮丽,却似潺潺溪流,平淡中蕴含着无尽的温馨与安宁。每日里,与他一同漫步于街头巷尾,看那市井烟火,心中便觉无比踏实。平淡如水的日子,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仿佛漂泊已久的孤舟,终于寻到了宁静的港湾。可是,命运却再次捉弄了我。城主让多杰那个恶霸毁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夫君他也因此身死道消……”
说到这里,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她的衣衫上,晕开了一朵朵泪花。
风子垣静若幽潭,端坐于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见陶韵竹这般模样,他赶忙自袖中取出一方素帕,轻递至她面前。
“陶姑娘,先擦擦眼泪。”
陶韵竹一愣,抬手接过那方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略带羞涩与歉意地说道:
“让公子见笑了,这般失态,实乃情难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