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的冬夜,寒气似乎能透过墙壁渗透进来,带着一股深入骨髓的湿冷。
位于市郊的那处由汉东调查组秘密租下的据点。
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站在地图前,手中那根早已熄灭的雪茄,被他无意识地捻动着。
他那张一向儒雅从容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大战来临前的审慎与权衡。
他看到的,早已不是京海一城一地的罪恶,而是这盘棋背后,牵动着汉东与临江两省官场,甚至能直达天听的复杂棋局。
安欣则坐在一旁,双眼布满了血丝,死死地盯着地图上那个被标注为“建工集团总部”的红点。
二十年的隐忍与追寻,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所有的线索与冤魂,最终都指向了这座罪恶的金字塔。
他的内心,既有即将手刃仇敌的激动,更有对这最后决战的深深忧虑。
他太了解高启强了,那是一头在京海这片黑暗丛林里蛰伏了二十年,早已成精的猛兽,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招致最致命的反噬。
而祁同伟,作为这场风暴的绝对中心,却表现出了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他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白板前,白板上,用红色和黑色的马克笔,画满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和资金流向图,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而高启强的名字,就在这张网的最中央。
他已经在这里站了整整三个小时,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塑,脑海中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演着即将到来的、每一个可能的变数。
“同伟,”高育良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响,“郑骞的口供和那份合同,已经是铁证如山,足以将高启强钉死。但是,光钉死一个高启强,不够。”
他走到祁同伟身边,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关系图上“赵立冬”的名字上,那双隐藏在老花镜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政治家特有的、冰冷的精光。
“赵立冬是高启强最直接的保护伞,也是李达康在京海的‘地头蛇’盟友。我们这次行动,不仅要抓捕高启强,更关键的是,必须在抓捕他的同时,拿到他和赵立冬进行利益输送的直接证据。否则,李达康一定会抓住‘证据不足’这一点,把赵立冬保下来。那样一来,我们的胜利就至少要打五折,你回汉东,也会少了一份最重要的政治筹码。”
高育良的话,一针见血。他考虑的,永远是最终的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