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无声的“证人”

他们确实成立了一个专案组,组长却是一位即将在三个月后光荣退休、平日里只以下棋和养花为乐的老刑警;

他们也确实向汉东调查组发去了“全力配合”的公函,但公函的末尾却意有所指地附上了一句:“因案件年代久远,相关证据链已基本灭失,关键证人或已故或已迁离,侦破工作存在极大困难,还望上级领导予以体谅。”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不作为”了,这是一种最典型的、用程序来对抗调查的官僚主义壁垒。

而这场交锋,很快便从暗处走向了明处。

第二天上午,临江省委常委会,在这栋大楼的顶层准时召开。

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京海市市委书记李达康,在完成了关于“新城东扩”计划的慷慨陈词后,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充满了“痛心疾首”的表情。

“秦书记,各位常委,”他义正词严地开口,声音洪亮而有力,“在讨论我们京海市下一步的经济发展规划之前,我个人认为,有一个更严重、更迫切的问题,需要我们省委立刻予以澄清和制止!”

他将矛头,直指刚刚履新不久的高育良和其背后的祁同伟!

“昨夜,我们京海市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旧案,二十年前的骸骨被发现,这说明我们过去的工作存在漏洞,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他先是以无可指摘的姿态表明了立场,随即,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陡然变得锐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