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寒门的“offer”

祁书韵推行的新政,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汉东大学上空多年的沉闷雾霭。

而一周后举行的秋季大型招聘会,便是检验这场改革成色的第一块试金石。

招聘会当天,汉东大学体育馆内外人山人海,气氛热烈非凡。

与往年只有少数热门企业展台前门庭若市的景象截然不同,今年的会场内,几乎每一家企业的展台前都挤满了前来咨询和投递简历的学生。

过去门可罗雀的机械、材料、甚至文史哲等冷门专业的展台前,也排起了长队。

祁书韵引入的多元化企业,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出路。

张毅就夹在汹涌的人潮中,感觉自己像一叶随时可能被吞没的扁舟。

他来自岩台山区深处一个贫困的家庭,是村里第一个考上汉东大学的本科生。

四年里,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年年都拿最高等的奖学金,成绩在整个机械工程学院都名列前茅。

然而,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更没有任何人脉背景。

在过去几次小型的招聘会上,他那份除了成绩之外一片空白的简历,几乎都在第一轮就被扔进了垃圾桶。

今天,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这里。他紧紧攥着手中那份被他修改了不下二十遍的简历,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在会场里转了半个多小时,他最终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展台——“汉东时代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国内顶尖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也是祁书韵亲自牵线引进的重点合作单位。

张毅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负责面试的,不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而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穿着一身工装、气质精悍的工程师。

他扫了一眼张毅的简历,没有问那些虚无缥缈的职业规划,而是直接指着展台上一个复杂的电池组模型问道:“同学,你看一下这个结构,如果让你来优化它的散热系统,你从哪几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