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关于祁同伟的部分,报告则是一篇充满了偏见的“捧杀”与“暗贬”的杰作——先是用了一整个段落,高度赞扬了他在一系列大案要案中“无可争议”的巨大功绩,但紧接着,却用了整整三页的篇幅,详细地罗列了关于他“作风霸道、独断专行”、“不善于团结同志,在系统内外树敌过多”等一系列“值得警惕”的负面评价。
沙瑞金缓缓地合上了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就在这时,秘书白处长将另一份文件,轻轻地放在了他的桌上。
“书记,这是省委宣传部和省信访办连夜整理的、关于昨晚‘守护归途’慈善晚会的全网舆情汇总和群众来信摘编。”
沙瑞金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将这两份报告,并排摆在了一起。
左边,是吴春林那份充满了官僚智慧和程序算计的“组织意见”,它将祁同伟描绘成了一个能力出众、但却可能破坏班子团结的“孤胆英雄”。
右边,是那份充满了温度和真实情感的“人民意见”,它将祁同伟塑造成了一个为民请命、守护正义的“当代包青天”。
一道看似两难,实则清晰无比的选择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已经不是在选择一个干部了。
这是在选择汉东的未来。
是选择回到过去那种四平八稳、你好我好大家好,却又死气沉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场旧生态?
还是选择一个虽然充满了争议、充满了锐气,却也充满了变革的希望与活力的政治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