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香港的线索

汉东的调查,依旧在原地踏步,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僵局。

省纪委的专案组,就像一头猛虎被关进了柔软的棉花房子里,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

他们驻扎在京州已经快半个月了,每天都在开会、分析、研判,但所有外围调查都如同石沉大海。

京州城市银行那座由李达康亲手筑起的“铁壁”,坚不可摧。

李达康似乎也看出了专案组的窘境,他开始从被动的防守,转向了主动的、带着压迫感的反击。

在一次省委经济工作专题会议的间隙,走廊里,李达康“恰好”遇到了正准备去洗手间的高育良。

他脸上带着一贯的、略显严肃的微笑,主动上前,用一种“关心”的语气问道:

“育良书记,最近辛苦了。听说省纪委的同志们还在京州忙着?这都快一个月了,不知道对欧阳菁同志的调查,什么时候能有个结论啊?”

高育良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李达康在向他施压了。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达康同志,纪委办案,有自己的程序和节奏。我们不能干预,要相信组织。”

“我当然相信组织。”李达康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几个竖着耳朵的厅局级干部听得清清楚楚,“但是,我们也不能冤枉一个好同志,更不能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攀咬,就无限期地影响一个干部的正常工作和家庭生活嘛。我们京州的干部群众,都很关心这件事。拖得太久,影响不好。外面都在传,说我们省委内部不团结,有人在搞派系斗争。这种谣言,对我们汉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是极大的破坏啊!”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切”,又站在了“维护大局”的道德高地上,反过来将了高育良一军。仿佛再查下去,就是破坏团结,就是搞派系斗争。

高育良被这把软刀子捅得十分难受,一时间竟有些语塞,只能干巴巴地说道:“达康同志,请你放心,组织上会实事求是的。”

说完,他便借口要去趟洗手间,匆匆离开了。看着李达康那依旧强势的背影,高育良第一次,对这场博弈的前景,产生了一丝动摇。

他一回到办公室,立刻拨通了祁同伟的保密电话,将刚才的对话,一字不漏地转述了一遍,语气中充满了焦虑:“同伟,李达康这是在向我们示威!他有恃无恐!我们这边如果再没有突破,恐怕就要陷入被动了!”

电话那头的祁同伟,却只是发出了一声轻笑。

“老师,您别急。”他的声音,依旧是那么沉稳,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他越是着急,就说明他越是心虚。鱼,马上就要出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