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欧阳菁的“花招”

“欧阳行长,”张敬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我们今天找你,不是谈丁义珍,是想向你了解一下关于大风厂老板蔡成功的一些情况。据我们掌握的线索,你和蔡成功之间,似乎有一些……不太正常的经济往来?”

欧阳菁闻言,脸上那份从容的微笑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恰到好处的委屈和被冒犯后的愤慨。

“蔡成功?那个无赖商人?”她冷笑一声,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金融高管特有的那种专业上的鄙夷,“张主任,你们纪委的同志可千万不要被这种人蒙蔽了!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金融骗子!我们京州城市银行,才是他最大的受害者!”

她开始发挥自己浸淫金融界数十年所积累的精深知识,为专案组的同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控制课”。

“你们说的,应该是大风厂那笔五千万的过桥贷款吧?”她不等张敬发问,便主动接过了话头,“从程序的角度看,我们银行在最后关头终止对他的续贷,是完全合规、也是绝对必要的风险控制行为。当时我们银行的风控部门在进行贷前尽职调查时发现,蔡成功的个人及其关联企业,已经深度卷入了多起民间高利贷,其隐性负债率极高,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家对国家资产、对储户负责任的银行,都不可能再给他续贷一分钱!”

她顿了顿,端起面前的水杯,优雅地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至于那几笔所谓的‘资金往来’,更是无稽之谈。那不过是我们银行为了扶持像大风厂这样的、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与几家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款高风险的结构化金融创新产品。既然是创新,有收益,自然也有亏损的可能。蔡成功自己经营不善,投资失败,现在就想反咬一口,把责任推到我们银行头上,这种人,简直无耻至极!”

她时而引经据典,搬出各种复杂的金融法规和银监会的监管条例;时而声泪俱下,控诉自己作为银行高管,是如何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控制国家金融风险”之间艰难抉择。

一场谈话下来,她不仅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甚至还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被无赖商人恶意攀咬、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而忍辱负重的受害者。

初次交锋,省纪委的精兵强将,竟然一无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