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的棋局

“老师,我们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祁同伟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他越是强调‘作风整顿’,就越说明他心虚,想把水搅浑。我们如果跟着他陷入京州内部的人事泥潭,就正中了他的下怀。丁义珍案,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价值已经实现了。现在,是时候落下一颗新的棋子了。”

高育良放下了茶杯,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哦?说来听听。”

“下一张牌,必须是‘民生’。”祁同伟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他开始精准地,向高育良“预测”起了未来,那份自信,仿佛他不是在推演,而是在复述一段已经发生过的历史。

“李达康的执政理念,核心就是GDP。为了经济数据,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环境,也包括民生。丁义珍案,只是揭开了他这个‘唯GDP论’的冰山一角。他主政京州这些年,留下的隐患,远不止一个丁义珍。接下来,这些隐患,会一个接一个地爆发出来。”

他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用牛皮纸袋密封的文件,推到了高育良的面前。

“老师,您请看。这是我让下面同志整理的,关于京州大风服装厂的全部材料。”

高育良打开文件袋,抽出里面的文件。他看得越久,眉头就皱得越紧。

材料上,关于大风厂复杂的股权纠纷、濒临破产的经营状况、工人与管理层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以及厂长蔡成功那劣迹斑斑的个人背景,都记录得详实无比。

“这家厂,因为股权纠纷和拆迁问题,已经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祁同伟的声音,如同一个冷酷的预言家,“工人的情绪非常激动,厂长蔡成功又是个不讲规则的滚刀肉。据我判断,不出一个月,必有大事发生。”

高育良看着材料上那些详实的数据和尖锐的矛盾,心中再次感到震惊。

祁同伟的这份洞察力,已经不像是一个公安厅长,而更像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不仅能看到眼前,更能看到未来。

祁同伟继续说道:“一旦大风厂出事,我们不能再像丁义珍案一样,被动地去‘反腐’。我们要主动出击,站在工人的立场上,站在民生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全汉东的人都看到,谁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干部。我们要把李达康架在火上烤,让他陷入一个两难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