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正式站队

在精明的帝王面前,任何虚与委蛇的掩饰都难以遁形,反而这种基于共同理念的、坦荡的欣赏,更显得真实可信。

也更能表明他张时安并非首鼠两端之辈。

皇帝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讶异,随即化为一种深沉的、难以解读的情绪。

他既未对张时安称赞三皇子表示赞同,也未出言斥责,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哦?你倒是坦率。”

他放下茶盏,挥了挥手:“罢了,你的心思,朕知道了。

这册子,有点意思,留在朕这儿再看看。你退下吧,在翰林院……好好干。”

“臣,告退。”张时安深深一揖,缓缓退出了西暖阁。

直到走出乾清宫,被晚风一吹,他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官服,已被冷汗浸湿了一片。

他知道,自己刚才是在走钢丝。但幸运的是,他走过去了。

皇帝最后那句“好好干”,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无限的深意。

他不仅通过了这次突如其来的召见和试探,更在皇帝心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作为“三皇子党”潜力股的形象,并且是以一种坦诚、有才、可用的方式。

储位之争的序幕,已然由这位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亲手拉开了一角。而张时安,已经身不由己地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皇帝召见张时安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京城权力圈层的暗流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各方势力的目光,更加聚焦于这位年轻的翰林院修撰。

召见后的第三日,休沐之期。张时安正在府中书房,继续完善他的《海事考略》,并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走。

忽然,管家刘伯急匆匆来报,神色紧张又带着一丝兴奋:

“少爷,门外……门外来了几位贵人,为首的那位公子递了名帖,说是……姓李,行三。”

张时安心中一动,放下笔,接过名帖。

帖是素雅的白鹿纸,上面只有一行清峻的行书:“姑苏旧友,特来拜访。”落款处,是一个小小的、龙飞凤舞的“清”字。三皇子,名李清泽。

该来的,终于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直接。

之前两人私底下是见过的,可如此光明正大的相见,已及对外释放的信号却早已不一样。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亲自迎出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