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狗搓着手,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解元公,这是我家小子,想请您给开个蒙..."说着就要按孩子跪下。
张时安连忙扶住:"使不得!"他蹲下身,平视着孩子清澈的眼睛,
"想读书是好事。这样,明日辰时来祠堂,我教你认字。"
李二狗激动得直搓手:"还不快谢谢举人老爷!"
孩子脆生生地道谢,周围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几个有适龄孩童的家长眼睛都亮了,纷纷盘算着明天也把孩子送来。
张时安却有自己的打算,现在他已经取得举人的功名,总归要让家乡也发展起来。
而这群孩童,就是最适合的。
明日看来要与村长和族老,商量一下请夫子的事情。
正热闹间,村口又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是周县令派师爷送来了贺礼——两坛琼林酒,四匹杭绸,还有一块"文魁"匾额。
师爷当众宣读县令手谕:"...特准杏花村免役三年,另拨银五十两助修村塾..."
村民们欢呼雀跃,几个老汉激动得直抹眼泪。
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徭役耽误农时,孩子们也能正经读书了。
祠堂里,香烛高烧。
张时安身着崭新的蓝绸直缀,在族长引领下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
供桌上摆着三牲祭品,最显眼的位置供着那封金花喜报。
"列祖列宗在上,"族长声音颤抖,"我张氏一门,今有子孙时安高中解元,光耀门楣..."说着老泪纵横,再也念不下去。
张有根接过话头:"求祖宗保佑安儿金榜题名,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