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那场风波中大伯挺身而出,为张时安巧妙解围之后。
王翠花仿佛一夜之间仿佛就是多了一种执念一般。
看待自家孙子的眼神愈发不同往昔。
往昔,她虽也疼惜孙子,却总归带着几分质朴农妇的眼界局限。
如今却似脱胎换骨,满心满眼都是骄傲自豪。
她暗自思忖,自家这宝贝孙子,那是文韬武略样样出众日后定有大出息,这般人物的婚事,怎可草率将就?
非得寻那京城高门大户的官家小姐,才与他是天作之合,方能配得上孙子的才情与未来的锦绣前程。
于是乎,当那些方圆百里内走街串巷、巧舌如簧的媒婆们,听闻张时安尚未婚配,纷纷闻风而动。
怀揣着各家姑娘的庚帖画像,满脸堆笑地踏入张家门槛时,奶奶全然没了往日的热忱与心动。
以往,她总会拉着媒婆的手,仔仔细细地问询姑娘的模样、品性、女工针线,乃至家世背景。
恨不能掘地三尺,将人家祖宗十八代都摸清。
如今却只是端坐在堂屋正位,神色淡然,不卑不亢。
不等张时安出面周旋,奶奶便能三言两语,或婉拒,或冷处理,将人客客气气地打发了。
那些媒婆们碰了一鼻子灰,却也不敢多言,只得悻悻离去。
张时安瞧在眼里,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段日子总算是清静了几分。
他深知她奶的一片苦心,也感激大伯的仗义援手,因而愈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一头扎进书房,将自己心中筹划许久的宏伟蓝图仔仔细细地完善起来。
他深知,这即将到来的乡试,乃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