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一饮而尽,他们深知,这片土地已然融入他们的血脉,若是此生不再归来,必将抱憾终身。
在百姓的不舍与祝福声中,他们一步三回头,带着满心的眷恋与沉甸甸的回忆,踏上了归程,奔赴新的征程。
路上,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们相互交换了各自的寄信地址。
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联系地址,更是彼此间珍贵的人脉,是这段特殊岁月铸就的情谊纽带。
无论未来身处何方,境遇如何,这份情谊都将永远维系着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他们离去后,陈如海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回到府邸,闭门谢客,潜心撰写奏折。
他深知此次北地一行意义非凡,这些学子们所立下的功绩如若不详尽禀明皇上,实在是辜负了他们的热血付出。
那奏折洋洋洒洒,写得密密麻麻,仿佛有千言万语都道不尽其中的艰辛与荣耀。
他将 268 名秀才的名字一一罗列其上,每个人的名字背后都是满满的功绩。
而在这众多名字之中,张时安和季远松等人的篇幅尤为厚重。
他们的功绩仿若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奏折。
相较之下,陈如海甚至只给自己留了一个小小的边角,用以简述自己的统筹之功。
他心里清楚,这是为了给这群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让他们能在朝堂之上早日获得关注,开启锦绣前程,这也是他身为上司,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情了。
很快,这封承载着无数希望与荣耀的奏折便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此时的京城,正值早朝时分,金銮殿内庄严肃穆,尽显皇家威严。
宫殿的穹顶高耸入云,雕梁画栋之上,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破壁而出。
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将整座宫殿装点得金碧辉煌。
殿内,一根根粗壮的立柱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彰显着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
地面铺就的是整块的汉白玉石板,光洁如镜,倒映着群臣的身影。
宣武帝高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的九条金龙张牙舞爪,仿若在咆哮着宣告皇权的至高无上。
他面容略显苍白,久病缠身让他的身体略显虚弱,但眼神依旧锐利,透着帝王的威严与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