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市场并无异样。
微软的股价甚至在财报发布前几日,因为一些零星的好消息而小幅上扬。
但就在财报发布前一天的交易日,风云突变。
先是几家颇具影响力的金融分析机构,“不约而同”地发布看空报告,详细列举了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战略上的屡次失败、核心操作系统业务增长见顶的隐患,以及面临来自新兴云服务商的激烈竞争。
报告数据详实,逻辑清晰,极具煽动性。
紧接着,一些匿名的“内部消息”开始在专业的金融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流传,暗示微软新一季的财报可能“远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其引以为傲的Azure云服务部门“出现了重大客户流失”。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微软的股价当日上午便开始承压,卖盘悄然增加。
下午,真正的风暴来临。
巨大的、来源不明的空单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疯狂砸盘。
微软的股价应声下跌,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开始是1%,然后是3%,5%……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投资者中传染,跟风抛售盘汹涌而出。
微软的财务部门和投资者关系部门措手不及,试图紧急发布稳定人心的消息,但在有组织的、海量的卖空力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交易所的熔断机制一度被触发,但这并未能阻止下跌的势头,反而加剧了恐慌。
“买进!稳住股价!”微软总部,首席财务官对着电话咆哮,额头青筋暴起。
公司的回购资金入场托市,试图抵挡这波疯狂的抛售。
这正在叶辰团队的预料之中。
“目标已入场,按计划,第二波,放量!”操盘手们的指令冰冷而无情。
更庞大的空单再次涌现,如同巨浪,瞬间吞噬了微软的回购资金。
股价跌穿了数个关键的技术支撑位,引发了程序化交易的自动止损单,形成了恐怖的踩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