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还不算完,根据地还将春耕调查团给才解开来,让一个学生搭配上一个已经学会小米种植的老农组成实践指导小组。
将指导小组分散到需要种植小米的开垦营地中去实地指导当地开垦队员进行生产工作。
由于之前学习回来的同志已经在本地开展过了进一步的学习会,等指导小组过来的时候,本地的开垦队员们也清楚了大致的流程。
双方的合作很是融洽,小米的种植工作也在稳步进行。
当让出来了小米之外,平原地区也规划了不少地块是用来种植春小麦或者黑麦的。
在这个季节中麦子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种第二茬作物了的,而且今年的产量也一定会降低。
因此在探索出根据地内哪些地方能种冬小麦之前,先将就种一茬麦子保一下种子也无可奈何的一种做法了。
这样做虽然是被逼无奈的一种选择,但至少也有些好处,那就是第二年的地块可以无缝接上大豆继续种植。
豆类植物在生长的时候会与土壤内的根瘤菌形共生关系,在通过空气给土壤固氮的同时也能为自身的生长提供条件。
然而很多人只知道这一点,却是不清楚土壤内的氮元素含量一旦增加过度就会抑制野生的根瘤菌生长。
因此如果一块土地一直连作能固氮的豆类植物,那么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就会超标。
在这种条件下再种下一茬豆子的时候,很有可能新种下去的豆子根本找不到能用的根瘤菌来共生。
因此哪怕是最没文化的农民也清楚,豆子这种植物是不能连茬种的。
在根据地的规划中,如果这一茬的豆子种出来了,之后就会接上一轮土豆。
土豆也有着跟豆子一样的习性,不能连茬种,甚至更加娇气。
像是烟草、番茄、辣椒、茄子之类的茄科植物还有红薯、大白菜都不能喝土豆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