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这么算了?”
托卡列夫有些不甘心,毕竟眼前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他们第四道防线比起之前的要薄弱地多,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推掉。
路遇强敌掉头逃跑可能还有些惋惜,但跟对方打到一半都进行到最后比拼意志的时候撤退,就很让人难以接受了。
叶格林理解托卡列夫的心情,他自己也不愿意就这样撤退。
“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部队不能陷在这里。”
“必须趁着我们现在还掌控着战场主动权,把部队从不利的地方调回来。”
“打得过的战斗我们就打,打不过的我们就必须走!”
战争可不是战斗,到了战略层面可就没有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了,能把自己逼到狭路那就一个战略家的失败。
政治主导战略,战略牵动战术。
革命军在布列克这里并没有什么政治需求,战略上的诉求有一点但也并非核心利益。
这地方唯一的战术作用就是南下去封锁敌军的后勤补给线,然后配合106纵队和107团围堵敌军的三个师。
除此之外,此地就没有什么值得革命军去拼命争夺的地方。
叶格林内心很清楚此地的战略价值,所以他也就在不愿意在此处与敌人死磕。
不过考虑到之后撤退的问题以及部队现在的情绪,他还需要再试探一番,于是他接着安排道:
“托卡列夫,等会你带人从斯维尔山那边迂回一下,去试探卡缅尼亚克那里的敌人。”
“如果这里的敌人没有反应就果断撤回来。”
叶格林的安排让还有些沮丧的托卡列夫瞬间就提起了精神,他兴奋地接过了命令,立即就开始组织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