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团的情况

“重型设备带不走就必须想办法销毁,明天组织团里的技术工人出身的战士过来商议如何拆解这两个大家伙。”

波图洛夫和几个指导员商议着他们107团下一步的计划,而过完瘾的卡缅团长也凑了了过来说了一句:

“哎,这就有点可惜了啊。”

“我感觉这大家伙开出去能给咱们省下很多麻烦,到时候走的时候给炸掉不就得了?”

对于卡缅团长的提议,政委波图洛夫也是赞同的,但还是那个问题,他们不能只为自己一个团的事情去考虑。

“从全局上来看,这是我们第一次缴获此款机甲最新的改进型,听说帝国在这个型号上优化了很多机械机构,动力系统也有部分调整。”

“如果能运送部分零件回沃尔夫格勒,叶列茨基他们应该能吃掉这里面的技术细节,这对于我们之后组建自己的装甲部队是有好处的。”

波图洛夫依旧是这个样子,他总是将全局的考量看得比自家的107团更重要,但卡缅对此也讨厌不起来。

因为如果自家的政委都是这个样子,那么可想而其他部队亦是如此。

大家看似在短期内利益受到了损害,但反过来想如果他们任何一支部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威胁,其他友方部队也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

这样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是卡缅团长此前从未体会过的。

他的经历颇为传奇,早年不过是一个奴隶矿场里面的奴隶,后来因为不堪压榨他们打死了那里的矿主。

然后一群活不下去的矿工席卷了亚季西南侧的那一片矿场,他们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很快就迎来了帝国的围剿。

帝国花了六年多的时间都没有拿下他们,直到亚历山大·冯·腓林登团长天降猛男,带着一支精锐的部队入局。

军事谍战两手抓,内部分化瓦解矿工联盟,外部军事战斗步步紧逼。

最终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全解决了困扰亚季总督区的六、七年暴乱问题。

卡缅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俘的,他在战后并没有被清算,反倒是因为打仗打得好被腓林登勋爵看重给收到了自己的小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