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的战况来看,三团原本的包围圈被敌人从南面给突破了。
敌军集中了优势兵力迅速攻击了南面的某一处阵地,而帝国军由于防线厚度不足的问题,前线溃败下来的部队已经没有了退路就只能向两边撤离。
于是乎敌人里外两支部队就汇合了,反而对帝国的部队完成了包围。
这样的情况让克伦斯克师长看到之后都极为头大。
倒不是说他没有解决的办法,而是缺乏能够执行具体战术的前线指挥官。
此时敌人南面的部队其实是刚迂回过来的,从地图上看克伦斯克师长推测对方迂回的路线就在从双河镇西北侧的丘陵那。
抛开敌我对立的关系不谈,克伦斯克师长很欣赏敌军的这个战术迂回,在他看来革命军打得非常漂亮,但同时他也清楚双河镇南面的革命军部队必定是不会携带太多弹药补给的。
革命军的短板很明显,帝国军要想破局就可以瞄准他们的这个弱点出击。
只要将剩下的部队集中起来形成重拳,沿着阵地边缘向南面突破,就能有很大概率击破革命军的包围圈。
如果提前有安排大座狼村的第五团前来支援,此时正好两支部队就能合兵一处,敌人就很难再度合围。
到时候三团的包围就能够被化解,五团的入场也能够稳定住文查河北岸的战况。
然而还是克伦斯克师长最开始焦虑的那个问题,这个战术现在缺乏能够执行的人。
三团的团部已经被敌人给攻陷了,其团长在撤退的过程中也遭到了敌人的进攻现在生死不明。
作为师长的克伦斯克对于三团剩下的营长们又没有一个熟悉的,他很难挑出一个能掌控全局的人。
时间已经来到午夜,双方已经打了一整个白天,交战的部队都已经有了明显的疲惫。
紧迫的时间和焦灼的战况在不停催促着克伦斯克师长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他犹豫再三还是选择将三团残部交给命运去决断。
“现在听我命令,三团一营营长暂代团长职务,等会听我指示准备带队突围。”
“副官通知二旅旅长,让他把第五团给派上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