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明前茶(二)

剩下的一万斤将在从今日至立夏的半个月内售出,为明前茶造势。虽然春茶越久越值钱,但这次必须将明前茶的品牌名声彻底打响。

接下来,一是建立销售网络,在秦国其他地区增设青石茶庄,连咸阳也可以考虑再开两家;二是继续扩大产能,收购更多茶园。不过话说回来,那些茶商真聪明,一看我们青石茶庄做得好,却因缺乏炒茶技术只能干等机会,一个个狮子大开口。

“确实如此,看来自建茶园更有前景。”两人正聊着,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随即陈荼推门而入。

“明前茶分级的事儿完成了吗?”吴巨问。

“快好了,差不多弄完了。”陈荼回报道。

“眼下是按茶叶品质分类,分为三等,分别是普通明前茶、精品明前茶以及珍品明前茶。”吴巨点头表示认可。

“这些茶该怎么定价?何时上市?”老夏问道。

“精品明前茶三天后上架,售价两迁斤,每两定价十贯;珍品明前茶七天后上市,售价一迁斤,每两二十贯。”吴巨答道。

老夏与陈荼脸色微变。

“二十贯?一两而已?”陈荼惊呼。

这仅仅是一两,可不是一斤。

“这么贵,有人会买吗?”老夏疑惑。

“你太小看茶客的狂热了。”吴巨随即反问,“当初你们不是立志要与无拘酒肆竞争?他们家的酒都能卖到上迁贯一瓶,怎么二十贯就把你们吓住了?”

老夏与陈荼相视一笑,轻咳一声,“我们青石茶庄根基薄弱,怎能和无拘酒肆相比?他们的生意兴隆,每日客流成千上万。”

吴巨站起,打了个响指,“你说得对,不仅是青石茶庄,整个茶行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才定了二十贯一两的价格。”

“仅此而已?”两人惊讶。

“当然,正如我常说的,要突破思维局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未来的茶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别说几十贯一两,几百贯也并非遥不可及!”

老夏与陈荼再次咋舌。

“听起来很有魄力,但这么贵,心里总有些忐忑。”老夏说道。

“还有点愧疚感。”陈荼附和。

“愧疚感?”吴巨挑眉。

“感觉像是在坑人。”陈荼直言。

吴巨摊手,“但我们没坑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