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朝会

吕不韦未升官是因为他已经位极人臣,作为相邦已是秦国的二把手,再无更高职位可授。而吴巨的情况不同,尽管客卿一职也不低,但以他对秦国的实际贡献来看,确实显得有些委屈。加之“客卿”之名带有一定的疏离感,似乎并不完全契合。

细细分析,只能推测是吴巨至今未公开表明归顺秦国的身份,致使君主有所顾虑。群臣虽有所悟,但子楚与吴巨心中自有定论。这项保持官职不变的决定,实为吴巨主动提出,仅他二人知晓,连吕不韦也被蒙在鼓里。

随后,子楚继续封赏其他有功之臣。蒙骜和王龁两位副将,指挥得当,协助吕不韦统筹全局,功劳显着。麃公作为秦锐士统领,在这场战争中表现优异,功勋卓着。但他谦虚地认为,秦锐士战斗力的提升得益于吴巨发明的马蹄铁和马镫。

蒙武与蒙恬父子,子楚本想稍加嘉奖,但他们在撤出三川郡时遭遇孙隐伏击,损失惨重;又在函谷关之战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最终决定功过相抵。不过,若日后父子二人再建新功,子楚会将此番功绩一并考虑。

此外,还有几位使者值得一提,他们在合纵前奔走各国游说,在合纵后又赴韩、魏、周劝说冯去疾、冯劫及王绾。他们并非直接参战的将士,但所做贡献毫不逊色。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些人正是通过外交手段建功立业的典范。

合纵期间,他们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口才游说各国,牵制其他势力,为秦军争取了宝贵时间,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苏长老、陆绍友以及部分医家也在函谷关疫情中立功,因此得到了封赏。让人略感意外的是,章邯也被授予了公大夫爵位,岁俸四百石,并被任命为校尉。这一决定或许有考虑到吴巨的因素,但更多是因为子楚对章邯才华的认可,不想埋没良才。对此,吴巨并无异议,他认为章邯成为秦臣是理所当然,而且按原轨迹章邯本就应为秦臣。章邯自然更加欣喜,能同时效忠于吴巨并担任秦 ** 职,这是难得的机会。

岁末祭祀之际,子楚换上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衣纁裳,腰系白罗大带,佩玉悬饰,脚踏赤舄,俨然一位王者。他从咸阳殿出发,百官随行至蕲年宫。

蕲年宫自古以来就是祭祀的重要场所,历代秦王均在此举行重要仪式。进入大殿后,九鼎矗立于高台之上,各类礼器依次陈列。百官分列两侧,吕不韦、王龁、蒙骜等人位列前方,吴巨作为客卿与九卿同列,彰显其在朝中的高位。

秦王登高台祭天,文武百官列于两侧。后宫妃嫔及子女另站一处,子楚面向九鼎,随行的仅宗庙礼仪官奉常及其属官。祭祀程序繁复,但吴巨因从未见过此等仪式,看得津津有味。仪式结束后,子楚设宴款待群臣。

“诸位举杯,共贺大秦繁荣昌盛!”子楚率先举杯,群臣齐声响应:“贺大秦,贺新春!”宴至深夜,气氛热烈,众人欢畅淋漓,几近忘形。

席间话题自然绕不开三人:一是子楚,自是核心;二是吕不韦,今日获封文信侯,集荣耀于一身;三是吴巨,大良造的身份让他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未来封侯似是必然。

宴席丰盛,美酒选用咸阳城顶级烧刀子,香气浓郁,令人陶醉。“这酒真是够劲!”众人纷纷赞叹。

许多驻守边疆的大将以及偏远地区的郡守们,初次品尝烧刀子便对其爱不释手,恨不得抱着酒坛不撒手。

“若是喜欢,这几日可以随时到我的酒肆畅饮,临行前还能带上些回去。”吴巨笑着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众人抚掌大笑。

“在下是蜀郡太守李昱,见过吴卿。”一位中年男子上前打招呼。

“见过李大人。”吴巨回礼。

蜀郡乃秦国数一数二的大郡,蜀国 ** 后,此地改为蜀郡。

“久闻令尊与大人的威名,造福百姓,令人钦佩。”吴巨说道。

李昱听罢笑容更深:“吴卿过奖了。”

李昱是李家次子,人称灌江口李二郎,其父正是前任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二人共同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

“吴卿在蜀都开的酒肆,我也去过一二回,印象深刻。”李昱停顿片刻后继续说道,“不过我发现吴卿的酒肆多集中在秦地,不知未来是否有向蜀地扩展的打算?”

“当然有这个计划。”吴巨点头回应。

目前主要策略仍是聚焦秦地,已开设至第三批,但吴巨对巴蜀地区的拓展计划也在积极筹备中。

“那真是太好了!”李昱拍掌说道,“蜀地湿气重,适量饮酒有助于祛湿,烧刀子到了蜀地肯定不缺市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虽如此,我们巴郡的湿气也不少啊。”巴郡太守在一旁翻了个白眼。

“你就别插嘴了。”李昱也回了一个白眼。

吴巨看到这一幕不禁苦笑。

巴蜀之间的情结由来已久,贯穿历史长河。从过去的巴国与蜀国之争,到如今两位太守即使无仇怨也总爱互相调侃,看来川渝地区未来的竞争也是继承了这份传统。

“吴卿啊,蜀郡百姓都在期待你的到来……”李昱刚开口便被其他郡守打断。

“吴卿不如来陇西郡,我们热烈欢迎!”

“来北地郡!”

“汉中郡!”

各郡守纷纷发言。

吴巨从中察觉到了他们的真正意图。

让他们提议吴巨开酒肆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为了借此结识他本人。

吴巨对结交各郡守并不排斥,于是站出来调解气氛,举杯说道:

“别争了!酒肆肯定是要开的,大家都少不了份,来!一起喝一杯!”

这时,子楚和吕不韦端着酒杯走来。

“大王!吕相!”

众人起身行礼,却被子楚拦住:“今日喜事,不必拘礼。”

“是!”

二人随意坐下后,子楚转向吴巨说:“刚才我和吕不韦讨论了个问题。”

“什么问题?”吴巨问。

“你和吕不韦约定,秦国境内的酒水生意归你,境外的归他,对吧?”

“没错。”吴巨附和。

“但如今秦国得了三川郡和韩魏之地,这些地方的生意该归谁?”

吴巨愣住了。

他忽然意识到,签约时两人确实没考虑过这种情况——如果秦国扩张或失去领土,相关收益归属如何?

若是秦国一统天下,按合同约定,酒水生意全归吴巨,那吕不韦岂不是亏大发了?

吴巨顿时明白了,心里暗骂当初签约太草率。

众人笑着调侃,吴巨转头看向吕不韦,看他脸色不太好看,便打圆场说:“咱们都快成一家人了,何必分得这么清楚。”

吕不韦白了他一眼。

“哈哈哈哈!”子楚笑得前仰后合,“看看人家吴巨,这时候还说一家人呢。”

“吕相,您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李昱打趣道。

众人哄堂大笑。

吕不韦恼羞成怒:“笑什么笑?戏耍当朝丞相有意思吗?”

笑声愈发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