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李局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而张副局长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说具体点。"李局长向前倾身。
苏明远回到桌前,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木制小盒。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几枚铜活字。"我在娱乐圈尝试过,让文化可触可感。"他拿起一枚"诗"字,铜绿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不是给观众看,而是让他们做。"
他转向投影仪:"古城不该是布景板,而应该是...实验室。设投壶体验馆,让游客体会'射'艺中的礼仪分寸;开活字工坊,让他们亲手排版印一页《论语》;复原市集叫卖,但不是表演,而是真正的交易——用仿制铜钱买卖手工艺品。"
"这...成本太高了吧?"财务处的女士小声嘀咕。
张副局长终于找到突破口:"苏顾问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游客停留时间平均只有3.7小时。谁有耐心学这些?"
"因为他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死的文化。"苏明远的声音突然提高,"就像博物馆里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他举起那枚铜活字,"活字为什么叫'活'字?因为它能组合、能变化、能创造。文化传承不是把祖先做成标本供着,而是..."
一阵闷雷滚过天际,会议室的白炽灯闪烁了一下。苏明远的长衫下摆无风自动,在众人眼中,这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忽然散发出某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
"而是让古人的智慧,继续活在当下。"他轻声说完,将铜活字轻轻放回木盒,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李局长突然鼓掌:"精彩!苏先生这是要把古城变成'古代生活实验室'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苏明远嘴角微扬,"比如这个。"他从盒子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青铜壶和几支木矢,"投壶之礼,春秋时期就有。《礼记》有云:'投壶者,主人与客宴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将铜壶置于会议桌尽头,后退五步:"张局长可愿一试?"
张明脸色变幻,最终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不情愿地起身。苏明远递给他一支木矢:"请。"
"这有什么难..."张明随手一掷,木矢撞在壶沿弹开了。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笑声。
苏明远接过木矢,整了整衣袖。他的姿态忽然变得极为端正,仿佛置身于某个庄严的仪式。举矢、瞄准、投掷——木矢划出优雅的弧线,稳稳落入壶中。
"《左传》记载,晋侯与齐侯投壶,晋侯先。"苏明远又取一支矢,"这不仅是游戏,更是外交礼仪。"第二支矢再中。
有人开始小声计数。第三支、第四支...直到第八支矢全部入壶,苏明远才停下。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太神奇了!"年轻的女记录员忍不住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