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马尔汗

晓机子站在车上,被这异域的风景差点迷住了双眼。

暮春时节,城市的晨光穿透胡杨林,将夯土城墙染成金红色。

东市的木门次第吱呀推开,粟特商队的骆驼刚卸下波斯地毯,大食商人的铜盘已在阳光下摞成晶亮的塔。

身着锦袍的汉人驿卒纵马掠过,马鞍上的银铃惊起檐角鸽群,扑棱棱掠过“通远酒肆”的酒旗——那旗面新染的茜草色,正滴着未干的汁液。

十字街口的胡旋舞场围满人群,妙龄女子的银腰带随旋转叮当脆响,脚下的葡萄纹地毯卷起飞尘。

卖胡饼的突厥老汉掀开草帘,热烘烘的麦香混着孜然味扑面而来。

学徒正踮脚给高鼻深目的波斯商人包胡桃蜜饯。

佛寺的晨钟突然轰鸣,惊得驼队里的小骆驼昂头长嘶,佛塔檐角的铜铃应和着,声浪卷过熙攘的街巷,掠过染坊晾着的茜红、石绿布匹,直抵远处雪山脚下的绿洲。

日头偏西时,西门外的驼队又起了烟尘。

头戴帷帽的商妇掀开马车帘,望着城墙上新绘的壁画,耳中传来酒肆里胡琴与羌笛的合奏。

她腕间的粟特银镯轻晃,正碰着车辕上悬的龟兹乐舞木雕——这城池的每一粒沙土,都浸着胡商的汗、唐使的血,在驼铃与胡笳声中,织就丝路最鲜活的经纬。

庞顺一家早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非常热情的将送亲队伍安置妥当。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长青子好言谢绝了孙尚文的好意,选择了在这座城市里唯一的道观居住。

马尔汗这个城市很有意思,他从经济,政治,军事,乃至宗教信仰,全都照搬大唐的模式。大唐这两年流行佛教,所以这里的人全都一股脑的崇尚佛教。

在这座城市里,新建了不少庙宇,用于供奉佛像。最出名的要数城市中心的观音寺,这里供奉着从大唐请来的明玉观音,据说非常灵验。

这一日,晓机子换了一身便装,来到了观音寺门外,耐心等候。

因为他得到了消息,孙尚文会带着家人到这里一起祈福,保佑几天后的婚礼会顺利进行。

晓机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兴奋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他早早的就来到了观音寺的门前,在一棵桃树下等待着心上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