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膀胱经的—深入剖析下焦穴位奥秘

孙思邈让老者趴在床上,在关元俞穴进行艾灸。他点燃艾条,在关元俞穴上方缓缓移动,让温热的气息渗透进穴位。“艾灸关元俞可温补肾阳,固摄下焦。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坚持艾灸能有效改善症状。”孙思邈说道。

在艾灸过程中,老者的表情逐渐放松,他感慨道:“感觉腰部没那么痛了,晚上起夜次数也少了,这艾灸可真神了。”

小肠俞:下焦功能的精密调节师

“小肠俞在骶区,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是小肠的背俞穴,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小肠主分清泌浊,小肠俞能调节小肠的这一重要功能,对小腹胀痛、腹泻、痢疾、遗精、遗尿、尿血、白带等下焦的水液及生殖系统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一位面色苍白、身形瘦弱的女子走进医庐。她神情羞涩,小声说道:“大夫,我最近老是小腹胀痛,白带也多,感觉很不舒服。”

孙思邈让女子坐下,在小肠俞穴进行针刺。他手法娴熟地将银针刺入穴位,运用提插补泻手法,调节穴位的气血。“针刺小肠俞可调节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改善下焦的水液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孙思邈对我说道。

经过几次针刺治疗,女子的症状明显改善,她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膀胱俞:尿液排泄的调控阀门

“膀胱俞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是膀胱的背俞穴,五行属水。”孙思邈介绍道,“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俞就是调节膀胱气化功能的关键穴位。它主要治疗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等膀胱及腰部病症。”

一位因小便不利而痛苦不堪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满脸焦虑。“大夫,我这小便总是不畅,憋得难受,您快救救我。”男子焦急地说道。

孙思邈让男子趴在床上,在膀胱俞穴进行按摩和拔罐。他先用手指按摩膀胱俞穴,然后在穴位上进行拔罐,通过负压吸引,促进穴位的气血运行。“按摩和拔罐膀胱俞穴可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促进尿液排泄。”孙思邈说道。

经过治疗,男子的小便逐渐通畅,他高兴地说:“太神奇了,终于能畅快地小便了,谢谢大夫。”

中膂俞:下焦气血的疏通使者

“中膂俞在骶区,横平第3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此穴可调节下焦气血,对肠道功能紊乱和腰部不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它主治腹泻、痢疾、疝气、腰脊强痛等,刺激它能疏通局部经络,缓解疼痛,促进肠道正常运化。”

一位因腹泻和腰脊强痛而痛苦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大夫,我这肚子老是不舒服,还拉肚子,腰也痛得厉害,这可怎么办啊?”患者焦急地问道。

孙思邈让患者躺在病床上,在中膂俞穴进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沿着穴位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然后进行艾灸,增强温通经络的效果。“推拿和艾灸中膂俞穴可调节下焦气血,改善肠道功能,缓解腰部疼痛。”孙思邈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他感激地说:“多亏了您,大夫,我现在好多了。”

白环俞:生殖与泌尿的守护卫士

“白环俞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五行属水。”孙思邈说道,“它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关系密切,常用于治疗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白带、腰骶疼痛等。刺激白环俞可调节下焦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改善相关病症。”

一位因月经不调和腰骶疼痛而烦恼的年轻女子走进医庐。她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大夫,我这月经一直不规律,腰也老是痛,这会不会影响以后生育啊?”女子担忧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