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荣穴,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周荣穴闪烁着柔和的绿光,充满生机与希望。“周荣穴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满疼痛等方面。它能让肺部的气机通畅,化解痰湿。有位患者长期受痰湿阻肺困扰,咳嗽频繁,痰液黏稠,还伴有胸胁胀满。我针刺周荣穴,搭配丰隆、中府等穴位,以健脾化痰、宣肺止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咳痰症状显着减轻,胸胁也不再胀满。从左病右治来讲,若右侧胸胁胀满疼痛,可在左侧周荣穴施针,利用人体经络的对称性来调节气血。若因痰湿上扰导致头部昏沉等上病,刺激周荣穴,化痰祛湿,头部昏沉感也会随之减轻。针刺时,同样是斜刺或平刺0.5 - 0.8寸。”
“大包穴,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大包穴闪耀出明亮的白光,纯净而耀眼。“大包穴是脾之大络,能沟通全身经络气血。它主要治疗胸胁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病症。曾有一位患者,因过度劳累加上外感风寒,全身肌肉酸痛,四肢乏力,同时伴有轻微气喘。我针刺大包穴,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来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经过几次治疗,患者的酸痛感逐渐消失,四肢也恢复了力气。在左病右治上,若左侧胸胁疼痛,可针刺右侧大包穴,借助经络的联系来平衡左右气血。而对于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头目眩晕等上病,刺激大包穴,调动全身气血,头目眩晕症状也会得到缓解。针刺时,斜刺或平刺0.5 - 0.8寸。”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众多穴位的位置、功效、针刺手法以及对应的病症,如同汹涌的潮水向我涌来,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脑海中的知识开始变得混乱不堪,记忆也变得模糊起来,一些关键的要点总是在我即将抓住的时候悄然溜走。
孙思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异样,他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缓缓走到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和地说道:“徒儿,莫要着急,学习之路本就充满坎坷,遇到困难实属正常。”
尽管孙思邈不断安慰我,但我内心的焦虑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我拼命想要记住这些知识,可越是着急,就越难以集中精力,脑海中像是有一团迷雾,怎么也驱散不开。
见我如此痛苦,孙思邈长叹一声,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再次双手快速结印,周身涌起强大的气息,那气息如同汹涌的海浪,在他身边翻涌咆哮。他口中念念有词,天地间的灵气再次疯狂汇聚,比之前更加浓烈。随着灵气的汇聚,孙思邈的身体被一层更加耀眼的光芒所笼罩,光芒中,他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却又清晰地在我耳边响起:“徒儿,为师再助你一臂之力!”
话音刚落,一道璀璨的光芒从孙思邈的手中射出,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我的额头。我只感觉一股强大的力量涌入我的身体,在我的识海之中横冲直撞。紧接着,我的识海像是被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原本紧闭的大门缓缓敞开。
在那光芒的映照下,我看到了无数闪烁的符文和神秘的图案,它们如同活物一般,在我的识海之中跳跃、舞动。这些符文和图案,正是我刚刚学习的足太阴脾经的知识,此刻它们变得无比清晰,每一个穴位的位置、功效、主治病症以及针刺手法,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再也无法忘却。
不仅如此,我还感受到自己的感知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仿佛能够触摸到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动,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穴位所蕴含的能量。我甚至能够看到,当我运用针灸之术时,银针如何与穴位相互呼应,如何引导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光芒渐渐消散,孙思邈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徒儿,为师已再次助你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往后的路,便要靠你自己了。记住,中医之道,博大精深,需用心去领悟,用爱去践行。”
我满心感激地看着孙思邈,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我深知,从这一刻起,我在中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孙思邈的悉心教导和无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