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晨光里的小确幸

张姐是办公室里公认的“厨艺担当”,她的便当永远是最受欢迎的。今天她带的是红烧肉,用一个青花瓷的饭盒盛着,打开盖子的瞬间,酱香就飘满了整个休息区。“哇!张姐,今天又是红烧肉!”小张立刻凑了过来,眼睛都亮了。张姐笑着把饭盒往中间推了推:“昨天炖了一下午,特意多带了点,你们都尝尝。”

这红烧肉是张姐的拿手绝活,做法格外讲究:选的是带皮的五花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块,焯水时加两片姜和一勺料酒,撇去浮沫后,用冰糖在锅里炒出琥珀色的糖色,再把肉块倒进去翻炒,直到每块肉都裹上油亮的糖色,然后加老抽、生抽、八角、桂皮,倒上热水没过肉块,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炖的时候,她还会特意加一颗话梅,让肉的口感更软糯,还带着一点淡淡的酸,解腻又提鲜。

“张姐,你这红烧肉也太香了!”小王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眼睛都眯了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比我妈做的还好吃!”张姐笑着给我们每个人的饭盒里都舀了一勺,还不忘加两勺汤汁:“拌米饭吃,香得很。”我舀了一勺拌在米饭里,肉香混着酱香,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连吃了两大口米饭。

小王是办公室里的“养生达人”,他的便当永远是清清爽爽的。今天带的是清炒西兰花配糙米饭,西兰花切得大小均匀,炒得翠绿,上面撒了点白芝麻,糙米饭里混着玉米粒和胡萝卜丁,看着就有食欲。“你们看这个西兰花,”他夹起一块给我们看,“我炒的时候只放了一点点油,大火快炒两分钟就出锅了,这样才能保留里面的维生素C,不然煮太久就流失了。”他边说边把自己的糙米饭拨给我一勺:“尝尝,我提前泡了三个小时,煮得软和,不剌嗓子,对肠胃好。”

我带的是妈妈做的酱牛肉,用一个不锈钢的饭盒盛着,切成薄薄的片,纹理清晰,还带着淡淡的卤香。妈妈做酱牛肉的手艺是跟姥姥学的,选的是牛腱子肉,先在清水里泡四个小时,去掉血水,然后加八角、桂皮、香叶、花椒、酱油、料酒,再放几颗冰糖和一片姜,小火慢卤两个小时。卤好的牛肉放凉后切片,吃起来有嚼劲,还带着卤料的香,配着米饭吃特别香。每次我带酱牛肉,都会切成小块,装在小碟子里分给大家,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说“阿姨的手艺也太好了”,我心里比自己吃还开心。

小主,

偶尔没人带饭,我们就会一起去公司楼下的“家常菜馆”。饭馆的老板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说话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为人特别热情。我们每次去,都会点上一大桌菜:鱼香肉丝、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麻婆豆腐,再加上一个紫菜蛋花汤。鱼香肉丝里的笋丝脆嫩,胡萝卜丝甜丝丝的,酱汁浓郁,拌米饭能吃两碗;番茄炒蛋的番茄炒得软烂,汤汁渗进鸡蛋里,酸甜可口;麻婆豆腐麻辣鲜香,豆腐嫩得像布丁,每次都被我们吃得干干净净。

大家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边吃边聊——小张聊昨晚追的剧里哪个角色最讨喜,说男主的演技“绝了”;小王聊家里的小猫又做了什么蠢事,说它把花盆里的土扒得满地都是,还一脸无辜地看着他;张姐则聊周末计划去哪里买菜,说郊区的菜市场有新鲜的野菜,打算去挖点回来做饺子。偶尔有人吐槽工作上的小烦恼,比如客户的要求太苛刻,或者方案改了好几遍都不满意,其他人就会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别着急,慢慢改”“不行就跟王哥说说,让他帮忙协调一下”。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上午工作的疲惫和压力,也在欢声笑语中烟消云散。

上周,我负责的一个项目突然遇到了难题——客户临时改了需求,把原本简单的宣传文案改成了需要配合视频脚本的复杂方案,而且 deadline 就在三天后。那天我加班到晚上八点,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电脑屏幕的光映在脸上,满屏的修改意见像密密麻麻的小蚂蚁,看得我眼睛发花。空调的冷风吹得胳膊发凉,我趴在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眼泪差点就掉下来,鼻子酸酸的,连呼吸都觉得沉。

正在这时,办公室的灯突然亮了——是王哥回来了。他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行李箱还放在门口,轮子上沾着点泥土,显然是刚下高铁就直接过来了。看到我还在加班,他没有惊动我,先把行李箱放在墙角,然后轻轻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还没走呢?遇到难题了?”

我抬起头,眼圈红红的,把客户的需求和自己的困惑一股脑说了出来,语气里带着一丝委屈和焦虑,话没说完,声音就有点发颤。王哥没有批评我,反而拉了一把椅子坐在我旁边,拿起我的方案,仔细看了起来。他看得很认真,手指在纸上轻轻划着,时不时皱一下眉头,又很快舒展开。

过了一会儿,他指着方案上的内容说:“你看,这个需求其实可以拆成两部分。核心内容是视频脚本的文案,客户最看重的是故事线和人物设定,我们先集中精力把这部分做好,把框架搭起来,再填充细节;次要的部分是宣传海报的文案,这个相对简单,我们可以跟客户沟通一下,能不能延后两天提交,这样你的压力就小多了。”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在纸上给我画思维导图,把视频脚本分成了“开场”“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还举了几个之前做过的类似案例,帮我打开思路。

聊到一半,他看我脸色不太好,眼眶还是红的,就拿出手机,点开外卖软件:“你饿不饿?我给你点杯热奶茶,暖暖身子。”没等我回应,他就笑着说:“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喜欢吃甜的,给你点了珍珠芋圆双拼,加了三分糖,对吧?”我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刚才的焦虑好像淡了些。

没过多久,奶茶送到了。我捧着温热的杯子,喝了一口,奶茶的甜香裹着珍珠的Q弹和芋圆的软糯,暖得从舌尖一直到心里,脑子也慢慢理清了思路。那天晚上,王哥陪着我一起改方案,他帮我梳理故事线,我负责写具体的文案,遇到卡壳的地方,他就跟我一起 brainstorm,时不时给我提个醒,“这里可以加个小反转,更有吸引力”“人物的台词可以更口语化一点,贴近目标受众”。

直到晚上十点,我们终于把核心部分的文案敲定了。王哥帮我把电脑收好,又把方案存到U盘里,递给我说:“做得不错,思路很清晰,明天我跟客户对接,你好好休息,不用提前来公司。”他拿起墙角的行李箱,冲我笑了笑:“快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我看着他拖着行李箱离开的背影,楼道里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脚步有些疲惫,却依然稳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工作再累、再难也不怕,因为身边有这样一群温暖的人,像家人一样支持着你、鼓励着你,让你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