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他们虽然不缺钱,但这种兴趣爱好并没有丢失

土场面上有一些深浅不一的土坑,那些一看就是寻宝人拿着机器扫荡之后挖过的坑。

当他的眼光扫向一个土坑时,一抹绿色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绿色的物件很小,有一部分还埋在了土里。

看材质,是绿松石。

毕竟对于绿松石他太熟悉了。

常顺走上前去,还是用小洋镐把它挖了出来。

是一颗管珠,类似椭圆形,不过没那么圆,扁扁的,长度约3公分。

硬度比较高,不属于“面松”,看其年份,至少也是明朝之前。

试了一下重量,有七八克左右。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这样的一颗老珠子,怎么都能卖5000块钱以上。

当然,随着古玩行情没有前几年好,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绿松石以及其它的玉石,行情同样跟着下滑。

要是在高峰期,这样的一颗珠子,价格都能过万。

包括其它的一些绿松石小件,那些雕刻,什么青蛙、蛤蟆、绵羊、猪、牛等动物,高峰期都是万元以上,甚至几万都有人购买。

不过年轻人不玩了,很多搞收藏的人开始抛货,没人接盘,价格肯定还会持续下滑。

曾经的大玩家,花了高价,几百万、几千万购买这类藏品的人,不知道腰斩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好好的钱不留着,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是否后悔。

但话又说回来,人家能花那么多的钱买这些东西,那也是不缺钱的人,只当是做了“扶贫工作”,反正钱放着也是放着。

把管珠收起来,他继续向土场其它的位置扫荡而去。

常顺目前的寻找,只能找到那些非金属材料的物品。

毕竟也只有非金属材质的物品,探测器感应不出来。

而在下雨之前,这类物件混合在土层里很难发现,只有经过雨水的冲刷,它们才露了出来。

刚刚的管珠就是那样,不然早就被用机器扫荡挖坑寻宝的人捡走了。

在坡面位置,常顺又发现了一个比较奇特的小物件。

是一个小容器,这个容器形状像萝卜,高度约15公分,最大直径约10公分,颜色酱油色,不过没有那么黑,泛点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