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行吧!无所谓!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看它的年份,至少是特殊年代。

这是一个挂匾,从细节处看,历史痕迹明显。

很显然,他也是红色文化收藏的内容。

“老板,这个木牌匾多少钱?”

常顺上前把它拿到了手里,问价道。

“600!这个可是很少见的!”

摊主想了想,说价道。

“一般的木料,字又不是雕刻上去的,只是写的,给你300,能卖吗?”

他还价道。

“300不卖,我最多再让100的价,500能要你就拿去,不行我留着卖给别人!”

看他样子,应该是还不下去价格了。

“那行吧!500就500,我再看看你这里其它的东西。”

说完,他在地摊上又看了起来。

整体扫视完,常顺又发现了一个喊话筒、一个搪瓷果盘。

喊话筒是五六十年代的非插电式话筒,白铁材质,喇叭状,整体长度约半米。

这种话筒在经济不够发达,农村普遍还没有通电的年代,以前用在村里开会、田间劳作、宣传政策等场合,它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曾经用这个的,多数人为村支书、队长等村干部。

七十年代或者之前出生的人,基本上都见过这类老物件。

八十年代或者之后的人,往往都是在怀旧电视剧或者老电影里面看到。

只有一些搞古玩的人会收藏。

当然,这种喇叭还有更早的版本,比如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很多电影、电视剧场景就有跟鬼子、国军用喇叭喊话的情况。

那种喇叭的年份更久,数量也更少。

常顺以前在拆迁区也购买过此类物品,还有通电用的那种大喇叭,不过后来又卖掉了。

搪瓷果盘,面上画的图案为三个飞翔在天空中的“战斗机”。

战斗机的下方写有文字——加强战备、准备打仗。

看其年份1969年11月25日。

搪瓷果盘的品相很好,基本上是全品的。

收藏品,品相不同价格区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