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他们大办,会不会对吴歧影响不好?/ 是不是“想多了”

令吴歧感到开心的是,吴二白似乎也有意在老太太大寿时,好好办一下。为此,他还特意请大哥、大嫂、大侄子一起回来商量。

吴歧回到吴家老宅时,几人已经商量出大致章程——章程基本是吴二白定的,吴一穷基本不提意见;谢女士是家里的儿媳妇,不方便有意见;而吴斜,他是顺带的那个添头,咳,是小辈,这种事也没他拍板的权力,所以……

但必须得说,尽管吴家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妇,只有一个拿主意的,可这三人却不约而同把事件的核心,归到同一个问题上,那就是:

如果他们大办,会不会对吴歧影响不好?

如果控制规模,应该把规模控制到什么程度,既让老太太风光、高兴,又不至于太过?

毕竟,吴老狗这一系,虽人不多,但整个吴家家族,人可不少。光跟吴二白、吴三省(解连环)做事的堂兄弟,就有好几个,更别提其他亲戚。

要是都不请?肯定不合适。亲戚们难免说闲话;

要是都请?感觉更不合适。吴家做的,可不是什么能拿到台面上说的好营生。

虽说现在为了吴歧,逐渐洗白,可不是还没完全洗白吗?要是为给老太太过寿,吴家聚集了一窝子“手艺人”,余杭“屁大“的地方,吴歧的领导、同事,能听不到半点儿风声?

到时会怎么看吴歧?吴歧还能不能“进步”?

天下可没有不透风的墙。

纵然人家未必不知道吴家是什么人家,吴家和吴歧又是什么关系,可人家嘴上不说,是给吴歧和谢家面子;但作为吴家来说,在孩子的事业上帮不上忙,也不该主动给人家递把柄,让人家说三道四,抨击孩子啊……

为人父母和当叔叔的,正踌躇、拿不定主意,寻思要不要给吴歧打个电话,问问孩子意见时,叫他们纠结的事主本人,就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咦?爸、妈、二叔、哥,你们都在啊?”吴歧有些诧异地看着会客厅里,难得这么整齐的家人们。

可不是,在座就差老太太和两个三叔了,且他待会儿要说的事,还得征求老太太意见,所以就差两个三叔。不过不要紧,三叔们的意见不重要,所以不必考虑这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