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底下边的人都炸了锅,都半信半疑的议论纷纷起来。
那秦人没有去理会继续讲道“拒老子留书所言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共有五千言,遂此书名为《老子五千言》此上篇“德经”第一章老子道……!”就这样他就把《老子五千言》默背出来了,在旁的记录官,也是一字不落地记录了下来。在场的人听完后都惊叹不已粉粉鼓起掌来。随后便有官员走过来拿出十两赏银送给他,没想到他却谢绝了,只是对工作人员说道“多谢管家赏赐,不过此书乃世外高人老子所留,在下只不过是转述也,遂不能愧领赏金也!再者此书乃无价之宝,何止就值这区区十两纹银乎!只要贵国能为其着书立传流传百世便是对在下和老子最大之赏赐也!”说完那人便转身扬长而去。
郑旦见了不禁恍然大悟道“原来李老真人早就写好了《道德经》这本道教着作啊!”
“《道德经》可那秦国人说的不是《老子五千言吗》?”音铃儿问道。
郑旦回道“哦!《道德经》这个书名我也是听他说的。他说在两千年后的时代,有史料记载这本由李老真人所着的书并没有写书名,是后人起得,除了那两个《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之外还叫过《老子》,最后世人都以《道德经》为书名也最为贴切体现出书中的奥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原来如此!”音铃儿又不忘调侃她道“想不到那个臭小子还挺博学,怪不得把你这个绝世美丽女王迷的魂不守舍的!”
“哎呀!音铃儿你说什么呢!没想到你这个神仙也学坏了!”郑旦听了脸一红不好意思的回道。
音铃儿见了忍不住笑了笑。
只见这时又接着一位老者走上讲台,只见他手捧着一卷竹简放到讲案上,先是朝下边的人拱手行个礼道“老朽乃大周朝国师文王后裔,”
众人听了下边一片哗然都没想到他这等身份的人也来了。
只听他继续说道“今日前来所讲乃是祖上穿下来占卜观测星象之典藏书籍,名称为《易经》此书由《连山》;《归藏》;《周易》三卷组成,最初以失传的“河图”,“洛书”推敲演化为五行八卦而来……!”然后他就打开竹简一一讲述了一遍《周易》这本书。众人听了都傻了都不敢相信他能把祖传的书在这里分享给世人。也难怪这些人吃惊,因为这部“周易”可是周文王成名制作,也是靠它占卜乾坤运势吉凶才取代商纣王的。等众人反应过来随后便是鼓掌欢呼声。
记录官随后也一字不落第抄录了下来。大会官员马上端上二两银子来拱手施礼道“原来是文王后裔到此,多有怠慢还望多多海涵这是赏银二两,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是郑国大王简公对天下各国能人异士博才多学之敬意也。”
“本国师此来愿将祖上这至宝传书公之于众奉给郑国,其实是个见面礼,只是想见一个人而已。这赐银就免了。”那周朝国师回道。
众人听了都好奇不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大会官员立刻问道“不知何人竟能使大周国师看重乎?”
“此人便是名满天下如雷贯耳的楚国神相,早就听闻此人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不光如此还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被吴国洗劫一空的楚国变成了沃野千里粮仓遍地之精兵马壮富饶强国。传闻还听闻这郑国数月前还被晋十国联军围困朝不保夕,不料此人一招冰冻惊马隔空移鼎便把不可一世的晋十国联军吓跑也!不知是真是假乎?”周朝国师回道。
官员听了方解道“不错,楚国神相的威名传说已是天下皆知,其传闻真假小官也不知晓,不过那冰冻惊马隔空移鼎倒是千真万确,因为当时就是在这广场之上,有上万人亲眼目睹神相之神力也,而隔空所移的鼎便是那个广场中矗立着之重达万余斤几人高之青铜发鼎”他说着便用手指向了那高大的青铜鎏金发鼎。还补充道“还有青铜鼎上之鎏金文字乃是郑国颁布之强国新发规制也是楚国神相谏言简公所颁布实施也。”
“果真如此!那本国师势必要与那神相见上一面也!”周朝国师不禁感叹道。
官宣听了却笑了笑道“国师相见楚神相要看缘分和运气也!”
“哦!此话怎讲?”周朝国师停了疑惑不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