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家里甚至连平时需要女人们做的家务,也被家里的老爷们儿接手了,就为了能让女人们多些刺绣的时间,多赚点钱。
随着小石村的妇人们绣工的提升,她们绣的东西已经不再局限于手帕,一些技艺精湛的妇人已经开始绣衣服、被面等等大的绣品。
毕竟,一块手帕绣得再好,撑死了赚个十文八文钱,但一件精美衣服、一张上等的被面一下子就能赚回几两银子。
说到这里,小石村的人就不得不感谢蒙小华的深谋远虑。
尤其是女人们,对蒙小华更是感激不尽。
毕竟,村子里大家伙的房子修完了,男人们挣钱的门路一下子就断了。
为了建房被榨干了家底的小石村村民,女人们刺绣挣来的钱几乎就是一家人的身上衣裳口中食,如何能不受重视。
正因为蒙小华当初提议成立的绣坊,让小石村的依靠刺绣的手艺,源源不断的挣回来钱,使一家人能在遭受了人祸之后,还能吃得上饭,而不用如同往年一样苦苦煎熬。
所以,拥有挣钱营生的女人们,在家里的地位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最起码,男人们不再对女人动辄打骂。
虽然手头不宽裕,但好歹也是过年。
许多人家就等着将最后一批绣品换了钱,去杂货铺买些过年的东西回来。
说起来,有了蒙家的杂货铺,小石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已经很少跑几十里路去镇上买东西了。
一方面,蒙家的杂货铺里东西实在是太齐全了,大到粮食布匹,小到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几乎都有。
即便一时没有的,只要在杂货铺给了订金,最多不过三五日,就能在杂货铺拿到预定的东西。
所以,小石村的村民们一点都不着急,等有了钱,就在杂货铺里采买也很方便。
……
这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八。
王凤群将妇人们交上来的绣品仔细检查后送进仓库,就等着蒙家的运输队送去县城的唐家铺子。
蒋才国捧着一本账册出来,按照账册上的记录将上一批绣品的钱给妇人们结清。
拿到了钱,妇人们欢天喜地的各自离去,准备采买年货准备过年。
但往日安静的绣坊里却依旧人声鼎沸。
无他,按照先前的约定,今日是兴隆绣坊第一次分红的日子,当初入股兴隆绣坊的四十户人家,各自的当家人被聚在了一起,等着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