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奋进的小石村

毕竟,虽然赚得少,但总比没得赚要强。

而听了蒙小华的一番分析,受到了启发的小石村妇人们,很快就把主意打到了临近的几个村子。

明白了干活的人越多,自家挣的钱就越多的道理,娘家在左近的妇人们主动回了一趟娘家,将妇人们能在小石村的兴隆绣坊接绣活赚钱的消息传了出去。

冬季万物凋零,村子里的人大多都躲在家里窝冬,没什么事不会轻易外出。

但是,当窝在家中无事的妇人们听说可以接绣活赚钱,三五成群的结伴来绣坊接绣活。

对这些来接绣活的人,王凤群也不拒绝,只要给了买绣帕的钱,就能从她手里拿到东西。

而送回来的帕子,只要经她检查合格的绣品,她也按照小石村的其他人家的价格付给工钱。

说实话,妇人们将绣品卖给兴隆绣坊,肯定比她们将帕子直接卖到县城的成衣铺子里去便宜了许多。

但是,要知道小石村到县城足足有六十里路,走一趟一个来回就要一整天的时间,若是为了几文钱就在大冷天的跑一趟,实在是有些不划算。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肯吃亏的犟种,宁愿跑几十里路也不愿将绣品低价卖给兴隆绣坊。

王凤群也不在意,反正她们拿素帕也是给了钱的,就当是卖东西这么想了。

兴隆绣坊在女人们的努力下,越来越红火,就像蒙小华取的名字一样生意兴隆,红红火火。

小石村的男人们也没有闲着。

虽然没了几百两银子的赏银,但是村民们该盖房子的还是得盖。

不然,一家人没个正经的住处,长期下来,身体吃不吃得消且不说,就是自己人也难受。

少了赏银的一大笔钱,村民们只得降低了要求,将原本计划中的穿斗房子改回了茅草屋,只求一家人能有个容身的地方就成了。

毕竟,如果只是盖茅草屋的话,在山上就能找到绝大部分的材料。

另外只要不偷懒,再去其他人家帮忙干干活,挣一些工分,就能把盖茅草屋需要的东西凑齐了。

因为家家都要盖房子,男人们根本就不愁找不到活儿干,自然也能挣到工分。

有了工分,就能在蒙家的杂货铺中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粮食、工具、衣物等等,只要是村民需要的,都能在杂货铺买回来。

村民们挣的工分中,其中一半来源于率先盖房子的老村长和几个族老,以及在蒙家工坊干活的十几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