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8 章: 苟着发育

“您提出的星链+量子混合网络构想,很有前瞻性。潘教授和我们技术团队的同志们都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在理论和技术路径上是可行的。”

“钟部长过奖。”李安然微微欠身,“这只是基于现实威胁的一点不成熟想法。马岛孤悬海外,信息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钟部长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可行性是一方面,但如此重大的合作,涉及的技术和资源非同小可。我们需要确保,合作成果能够服务于更广泛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单一的商业目的。”

李安然明白对方的意思,C国方面愿意考虑技术合作,但前提是马岛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与C国的战略利益绑定,至少不能损害其利益。

“钟部长,马岛的立场一向明确。”李安然坦然道,“我们寻求的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我们与各方都保持合作,但绝不意味着我们会成为任何一方对抗其他势力的马前卒。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基于互利共赢的平衡。”

他顿了顿,继续道:“关于815型电子侦察船,我们不是索要完整的设计蓝图,而是希望获得其多源情报整合系统的架构理念和部分抗干扰模块的技术参数。作为交换,马岛可以分享我们在印度洋、地中海区域长期监测积累的海洋环境数据、特定频率信号特征库,以及……我们在宙斯雷达网络中使用的部分先进信号处理算法。”

钟部长沉吟不语,捧着茶杯慢慢吸嘬,显然想借此机会思考。

李安然开出的条件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宙斯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这是马岛电子侦察能力的核心之一,对C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海洋环境数据和信号特征库,对于未来注定走向深蓝的C国海军来说,同样是宝贵的资源。

“技术交换,需要建立在高度互信的基础上。”钟部长缓缓开口,“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诚意,李先生。”

李安然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看了一眼黄秋平,后者微微颔首。

“这个是诺基亚计算机研究所对于芯片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CPU64位技术以及双核处理器,技术水平不比ADM和intel差。还有四十五纳米芯片制造全流程制造工艺,应该是目前世界最顶级的芯片技术。”李安然从包里拿出一个硬盘,推到钟部长面前。

此时C国芯片研制技术有了很多突破。

比如龙芯2E处理器流片成功,这是十五计划末,国家863计划紧急安排的任务。其SPEC CPU2000分值达到500分,虽有些勉强,但为“十一五”国家继续支持自主CPU研发奠定了基础。

还有C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与泰美公司合作研发的移动数字电视芯片DTV101项目正式启动。

其他诸如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WLAN芯片研发成功;展芯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等。

但是相比世界主流65纳米工艺大规模量产,45纳米工艺突破,C国最高技术水平达仅仅到90纳米,主流技术为0.18微米,差得还是有些远的。

钟部长的眼眸里毫不掩饰地透出光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明目张胆的贪婪。

他没有立刻去碰那个硬盘,而是缓缓放下茶杯,也不说话。

书房内一时间只剩下茶炉咕嘟的轻响和黄秋平斟茶时水流注入杯中的细微声音。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份量。

“李先生……”钟部长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加沉稳,也更加郑重,“这份诚意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64位CPU技术,双核架构,尤其是45纳米制程……这足以改变我们在很多领域的被动局面。”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直视李安然:“我想知道你对这些技术的想法。”

李安然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一问,他坦然回应:“马岛可以协助C国公司建立初步的生产线和研发团队,当然,这需要贵方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人才。我们可以是技术伙伴,而不仅仅是交易方。”

钟部长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权衡这其中巨大的利益与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