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四十来岁,典型的大宋朝中层武官,即便是对朝堂决策在不满,但是人微言轻,又被文人压制,面对天下局势只能干瞪眼。
“传国玉玺。”
文士喃喃自语。
“对啊,自唐亡以来,汉家沉沦窝囊了数百年,确实应该出雄主了,大人,我听说长安有天下第一书院对外开放,小生心痒难耐,想去一观,还请大人放行。”
文秋挥手。
“去吧,去吧,替我探探路,看看这位天命真龙值不值得投靠。”
“嘻嘻,文大人,我家夫君值不值得投靠,凤洲城的高度不是给你写信了嘛?怎么还在犹豫?”
一声轻笑突地从旁传来,吓的两人一哆嗦。
“什么人?”
文秋拔刀,警惕的后退了一步,将文士护住。
李莫愁一身道袍从黑暗中挤身出来,巧笑嫣然,从容不迫。
“原来是李道长,怎么,吾已经放你们过关,你还不快走?”
文秋松了一口气,还刀入鞘。
李莫愁丹凤眼瞥了文秋一眼。
“贫道是来替我家夫君谢过大人的,此次要不是大人,我们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将这些匠人带出成都,回去之后,贫道定会禀明夫君,将来会重重谢过大人的。”
“那就多谢夫人了。”
文秋抱拳行礼,甚是恭敬。
“先生想去长安?不如跟我等同行如何?”
李莫愁还礼之后,看向文士。
“那就却之不恭了。”
文士也干脆,同意之后又向文秋拱手,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下城楼,跟随牛马车队而去。
李莫愁朝文秋做了个揖,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
“大人,天下大势转瞬即变,将来如何,请尽快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