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着手品牌形象的系统塑造。他聘请了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对“太行青牧”的品牌定位、视觉形象进行了全面升级。
新的LOGO设计,融合了太行山的轮廓、奔跑的牛羊和代表生态的绿叶元素,简洁而富有深意。包装也进行了全新设计,分为针对高端商超的精致礼盒装、针对大众消费的家庭实惠装以及针对餐饮企业的大宗简装。包装上不仅印有“太行青牧”的品牌标识,还附有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了解到这头牛或羊的养殖过程、屠宰加工信息、检疫证明等,实现了产品的全程可追溯,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秦枫还注册了“太行青牧”商标,并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这些认证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官方肯定,也为“太行青牧”进入更高级别的市场扫清了障碍。
在品牌宣传上,秦枫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线下,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博览会、食品展销会,展示“太行青牧”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在上海,他还策划了几场“太行青牧·来自太行山的馈赠”主题品鉴会,邀请了当地的美食家、媒体记者、知名餐饮企业的主厨参加,让他们亲身体验“太行青牧”牛羊肉的独特魅力。
品鉴会上,一道道用“太行青牧”牛羊肉烹制的菜肴端上桌:清炖羊肉汤色清亮,香气扑鼻;香煎牛排外焦里嫩,入口即化;红烧牛腩软糯入味,酱香浓郁……与会者无不交口称赞。一位资深美食评论家在品尝后,当场写下了评论:“‘太行青牧’的牛羊肉,带着太行山的灵气与纯净,肉质鲜嫩而不失韧性,肉香浓郁而不腥膻,是久违的、真正的自然味道。”
这篇评论在上海的美食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为“太行青牧”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订单。
线上渠道的拓展,秦枫也没有忽视。他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是未来农产品销售的重要趋势。他组建了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在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了“太行青牧”官方旗舰店。
为了解决牛羊肉线上销售的痛点——冷链物流问题,秦枫与国内领先的冷链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确保产品从加工厂到消费者手中,全程都处于低温保鲜状态。他们还设计了专门的电商包装,采用真空包装结合冰袋、保温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
起初,电商团队的运营并不顺利。缺乏经验,流量不足,订单寥寥无几。秦枫没有气馁,他鼓励团队成员学习借鉴成功案例,积极参加电商培训,优化店铺页面,策划促销活动。他还亲自上阵,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分析市场数据,指导营销策略。
转机出现在一次“助农直播”活动中。秦枫受邀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助农直播,亲自走进养殖基地和屠宰加工厂,向网友们展示“太行青牧”牛羊肉的生态养殖环境和标准化加工过程。他朴实真诚的讲解,对产品品质的自信,以及对乡亲们致富梦想的描绘,深深打动了屏幕前的网友。
“主播,这牛肉看着真不错,怎么卖?”
“我是上海的,能发货吗?”
“支持老乡!来两斤羊腿肉尝尝!”
一时间,直播间人气爆棚,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这场直播,不仅为“太行青牧”的电商店铺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订单,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了“太行青牧”的品牌故事和生态理念。
此后,电商团队乘胜追击,常态化开展直播带货活动,邀请合作社的养殖户、屠宰加工厂的工人、甚至当地的村干部走进直播间,从不同角度讲述“太行青牧”的故事。“太行青牧”的线上知名度和销售额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危机显担当,创新谋发展
就在“太行青牧”的事业蒸蒸日上,合作社成员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整个餐饮业和农产品销售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上海的餐饮订单锐减,商超的客流量也大幅下降。“太行青牧”的销售渠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的牛羊肉积压在冷库中,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合作社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恐慌情绪。
“秦书记,这可怎么办啊?上海那边的订单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冷库都快堆满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合作社怕是撑不住啊!”王磊焦急地找到秦枫,眉头紧锁。
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几个合作社的理事也都面色凝重,唉声叹气。
秦枫看着窗外,疫情的阴霾似乎也笼罩在了太行山的上空。他沉默了许久,缓缓开口:“大家不用慌。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团结一心,沉着应对。疫情总会过去的,市场的需求也一直都在,只是暂时被抑制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抱怨和恐慌,而是要积极想办法,危中寻机。”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上海的渠道受阻了,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内这么大的市场,我们要主动出击,开拓新的市场。同时,我们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更多适合家庭消费和线上销售的产品。”
秦枫当机立断,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