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晓同批来的公派留学生,虽说按专业分在了不同班级,平日里各忙各的课业,但情谊却没淡。
大家总爱趁着午休聚在食堂角落,或是傍晚约在图书馆碰面,聊聊课上的难题,说说生活里的琐碎。
二十多个人凑在一块儿,一眼就能看出差别——除了刘春晓气色红润、身形没怎么变,其他人都比刚到英国时清瘦了不少,眼下甚至带着淡淡的青影。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扒拉着餐盘里干硬的面包,苦笑着叹气:“春晓啊,还是你有福气,在这儿有个能落脚的地方,能自己开火做饭。
我们住宿舍的可就惨了,厨房不让用,天天啃面包、吃炸鱼薯条,现在看见这些就犯怵。”
旁边的女生也跟着点头,揉了揉肚子:“可不是嘛,有时候饿得胃里反酸水,闻到面包那股子发酵味儿,愣是咽不下去。
前两天夜里饿醒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我妈做的红烧肉,想得直淌口水。”
“还有我奶奶的腌菜,配白粥能吃三大碗,”另一个男生接话,语气里满是怀念,“这儿的东西再贵,也吃不出家里的味道。
想喝杯热水都费劲。”
刘春晓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吐槽,心里也泛起些酸涩。
她拿起自己带的饭盒,打开盖子,里面是早上顾从卿给她装的炒青菜和一小块酱肉:“你们要是不嫌弃,下次我多做点,给你们带点尝尝。
我住的地方离学校不算远,中午热一热就能吃。”
“我今天还给你们带了一桶汤,你们分着喝。”
“真的?那可太好啦!”众人眼睛一亮,刚才的愁云散了大半。
戴眼镜的男生笑着说:“就知道春晓你最仗义。
说真的,闻着你饭盒里的味儿,我这肚子都开始叫了。”
刘春晓被他们逗笑了,摆摆手:“多大点事。
等周末有空,你们要是不忙,到我那儿去,我给你们做顿正经的家常菜,让你们解解馋。”
“那可太期待了!”
“快尝尝这个,我早上炖的排骨藕汤,特意多带了点。”
刘春晓把汤分给众人,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出声。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嘴里塞着排骨,含糊不清地说:“春晓,你是救星。”
保温桶里的排骨藕汤分到最后,连汤底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戴眼镜的男生舔了舔嘴唇,意犹未尽地说:“就这两口汤,舒坦!”
刘春晓笑着把空桶收起来:“这周末来我家,管够!”
旁边的女生立刻掏出钱包:“那可不能让你一个人花钱。
我们这么多人,买食材就得不少钱。”
她率先拿出两英镑,“你拿着买菜用。”
其他人纷纷响应,硬币和纸币很快在桌上堆了一小摞。
戴眼镜的男生数了数,抬头道:“一共十五英镑。”
刘春晓没推辞,把钱仔细收进包里:“行,钱我收下,保证让你们吃撑。
就是我家地方小,也就一间客厅带个厨房,到时候恐怕大家得坐在地上吃。”
“坐地上才香呢!”一个男生拍着大腿,“挤挤更热闹。”
晚上回家,刘春晓跟顾从卿说这事,正擦桌子的顾从卿停下手里的活:“我明天去趟唐人街,看看能不能买到酱油和花椒。
再把客厅的地毯上铺层报纸当桌子,应该能坐下。”
“还得再买点碗筷。”
“会不会太麻烦?”刘春晓有点犹豫。
“不麻烦,”顾从卿笑了笑,“人多热闹。
再说,让他们尝尝咱们的手艺,也让他们回味一下家乡味。”
刘春晓把凑来的钱放在桌上,“到时候你可得帮我打下手,不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顾从卿正往壁炉里添柴,闻言回头笑了笑:“放心,我提前把文件都处理完,那天专门给你当伙夫。
切菜、剥蒜、烧火,你指哪我打哪。”
他走过来,拿起一枚硬币在指间转着,“其实人多也有好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