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师生相聚(二)

还我正义 梦清沐 1202 字 3个月前

还是汪昆仑主动打破了短暂的沉默,问道:“黄老师,好久不见,近况可好?”(现在他在场有两位老师,因而在称呼前必须加姓了。)

黄辉讪讪一笑:“有人对我的学术观点下了封杀令,我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我倒以为,境在心中,逆境有时反而会磨砺人的意志。

我的文章、著作国内不许发表,就到国外发表。学校干涉我的研究,那我就到校外找广阔的天地。

这不,在丁老先生处,我就得益匪浅。

顺便说一句,以往我对古玩藏品有偏见,与丁老先生接触后,我才渐感古玩收藏是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自愿加入你们的队伍,也算是一种幡然醒悟、拨乱反正吧。”

丁思成说:“对古玩收藏有误解不足为奇。因为收藏者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纯粹的个人爱好。

第二类是打着收藏的旗号,实际上是试图通过古玩交易一夜暴富。

第三类则是侧重于研究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老朽近年来才由第一类转为第三类。希望你们师生摒弃前嫌,合力相助,让我在风烛残年争取完成《华夏物语》,既告慰先祖,也为后人留点东西。”

汪昆仑急忙解释道:“丁老师,我与黄老师其实并无‘前嫌’,只是对古玩界了解程度和研究方向有所不同而已。

既然黄老师愿意相助丁先生,学生岂有不遵之理?

凭黄老师的超凡才学和丁先生的丰富经验,做出一番成就是完全可能的。”

谈兴正浓,不料黄辉手机突然响起,他看了一下来电显示,面露难色,对丁思成说:“丁老先生,不好意思,我得出去接个电话。”言罢,快速走出门外。

汪昆仑心想,凭黄辉的个性,一般的电话他此时根本不会理睬,何况还要跑到门外去接?可见来电者与他关系绝不一般。

他微笑道:“丁先生,我真没想到黄老师会到您这里来,而且对您如此尊重。”

丁思成说:“我与他可谓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他作为知名教授,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狂妄自大,而是数次到我这里登门求教,不耻下问。

当他听到我拟出《华夏物语》的设想,当即表示愿意倾力相助,且不要任何报酬,这些都令我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