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李俊业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客栈小二来报,宫里又来人了。
“这时候又来人?”李俊业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就请他们进来!”李俊业想也没想的对小二吩咐道。
小二一噎,紧张地说道:“李总兵,恕小的没有和你说清楚,这次来的好像是一个老太监,虽穿的是常服,但看那模样和气派,好像是不是一般的太监,肯定是个大人物。”
店小二天天在京师客栈中,见识各种天南地北的人物,颇有眼力劲。
“大人物?”李俊业狐疑地一愣。
“对,肯定是个大人物,对了,我一时忘记了,那太监……好像说他……姓王。”
当小二支支吾吾的说起时,李俊业一个激灵,立马从床上跳了起来,“走,快带我去亲自迎接。”
李俊业来到门口,正见到王承恩身穿常服,带着几个同样打扮的小太监一起站在门口,忙客气地说道:“让公公久等了,还请王公公恕罪。”
王承恩淡然一笑,“非是吾等叨扰,子时时分还要来打扰李总兵,实乃圣恩甚浓,李总兵走后,陛下有赏赐,差遣奴婢夤夜至此!”
原来崇祯赏赐了自己一条玉带。
获赐这根腰带之后,李俊业方才确定自己已经安全,自己之前召对的那番话,崇祯也深信不疑。
并非是李俊业耍小心眼,而是当前的就是这般状况,一旦他从高丽战场撤兵,投身于关内平叛,那么建奴就能够从容的从高丽战场调出兵力,找个机会入塞。
偏偏万里长城万里长,防线这么长,哪里都有建奴入塞的可能,谁也难料到建奴会在哪里入塞,兵力不足的大名,根本就无法提前防范。
每次建奴入塞,只能在他们入塞之后,再亡羊补牢。
崇祯十一年,关内大部平定,九边精锐犹在,尚不能抵抗建奴入塞,以至于建奴兵锋直到齐鲁,将沿途扫荡一空,现在这个局面,如果建奴入塞,几无兵可挡,后果会更加惨重。